《人響漸以定,蟲于佛面飛。》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人響漸以定,蟲于佛面飛。
天色將暮,人們的活動漸漸停止下來,顯得清靜了,這時一些小昆蟲在佛燈的照耀下反倒活躍起來,在佛像的臉上亂飛。通過“人響”和蟲飛的對比描寫,反襯出寺院傍晚的幽靜與沉寂。
清金圣嘆 《佛燈》 詩: “人響漸以定,蟲于佛面飛。眾窗關(guān)夜氣,四壁得清輝。暗處正全好,光邊應(yīng)自微。高深三子共,端不貴忘機(jī)。” ( 《沉吟樓詩選》 一冊15頁)
傅庚生 《中國文學(xué)欣賞舉隅》 十八: “袁子才 《隨園詩話》云: ‘金圣嘆好批小說,人多薄之。然其《宿野廟》一絕云:“眾響漸已寂,蟲于佛面飛。半窗半夜雨,四面掛僧衣。” 殊清絕。’ 其實(shí) ‘蟲于佛面飛’ 一語,已露出抗傲之神旨。獨(dú)以聲應(yīng)氣求,故子才美之。”
上一篇:《云開汶水孤帆遠(yuǎn),路繞梁山匹馬遲.》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