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冠蓋皆陵墓,十里宜春下苑花。》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漢朝冠蓋皆陵墓,十里宜春下苑花。
冠蓋: 冠,禮帽; 蓋,車蓋。官吏的服飾和車乘,借指官吏。宜春下苑: 地名,秦置宜春苑,在今陜西長縣南。漢時叫宜春下苑,即曲江池。句意: 漢代官吏們,早都進入墳墓了,只有那十里長的宜春苑里的花木還放著迷人的春色。這是詩人對江山如故人世已非的慨嘆。
唐唐彥謙《曲江春望》詩: “杏艷桃光奪晚霞,樂游無廟有年華。漢朝冠蓋皆陵墓,十里宜春下苑花。” ( 《全唐詩》 二七六卷7683頁)
俞陛云 《詩境淺說》 續編: “后二句,即承上意,言當日滿朝冠蓋,何等尊榮,乃一掩黃腸,功名都盡。試看宜春苑里,依然十里春光,信乎造物無情,不以興亡而更其物態也。”
上一篇:《水邊燈火漸人行,天外一鉤殘月、帶三星.》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池光不受月,野氣欲沉山.》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