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茶壺煮餃子,有嘴倒不出來》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茶壺煮餃子,有嘴倒不出來
拼音:chá hú zhǔ jiǎo zi , yǒu zuǐ dào bù chū lái
茶壺嘴兒的口兒小,倒不出餃子來。1.比喻不善言辭,嘴笨。2.不好意思說出來。例如
你和他面對面坐著,再熟的人,也嘮不起喀來。別人說他“一錘子砸不出個屁來”。不過肚子里倒裝事,茶壺煮餃子,有嘴倒不出來。(《長長的烏拉銀河》21章)
或作[茶壺里煮餃子,肚里有貨,嘴里倒不出來]。例如
周丑孩給眾人講,兩手比劃著,脖子都急紅了,嘴里卻結結巴巴地說不出來。張有義笑著說:“哎呀周教官,這可是茶壺里煮餃子,肚里有貨嘴里倒不出來。還是叫馬教官說吧!”(《呂梁英雄傳》29回)
或作[茶壺里煮扁食,肚肚里有,嘴嘴不得出來]。例如
任常有一肚子委屈,正象茶壺里煮扁食,肚肚里有,嘴嘴不得出來。(《高干大》11章)
上一篇:歇后語《蒼蠅帶鬼臉,好大面皮》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蛤蟆跳井,卜咚》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