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趨明所避,時棄道猶存。》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眾趨明所避,時棄道猶存。
利祿之徒追逐勢利,賢明的人則避而遠之; 雖然不被時世所重用,可是真理是永存的。
唐陳子昂 《感遇》 詩之三十: “朅來豪游子,勢力禍之門。如何蘭膏嘆,感激自生冤。眾趨明所避,時棄道猶存。云淵既已失,羅網與誰論。箕山有高節,湘水有清源。唯應白鷗鳥,可為洗心言。” ( 《全唐詩》 八三卷893頁)
《眾趨明所避,時棄道猶存。》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眾趨明所避,時棄道猶存。
利祿之徒追逐勢利,賢明的人則避而遠之; 雖然不被時世所重用,可是真理是永存的。
唐陳子昂 《感遇》 詩之三十: “朅來豪游子,勢力禍之門。如何蘭膏嘆,感激自生冤。眾趨明所避,時棄道猶存。云淵既已失,羅網與誰論。箕山有高節,湘水有清源。唯應白鷗鳥,可為洗心言。” ( 《全唐詩》 八三卷893頁)
上一篇:《休言谷價貴,菜亦貴如金.》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兒今遠歸來,無米親亦喜.》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