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流也;千鎰之裘②,非一狐之白也。
【出處】
《墨子·親土》。
【注釋】
①鎰:古代的重量單位。②裘:皮衣。
【譯文】
江河的水之所以浩浩蕩蕩,并非一個源頭匯集而成;無比珍貴的皮衣,并非一只狐貍腋下的毛皮所制成。
【賞析與啟迪】
墨子認(rèn)為,一個人只有不斷汲取知識,虛心接受不同的意見,集思廣益,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講的正是這個意思。
然而2000多年后的今天,一些“聰明人”往往沉浸在自己狹小的空間中,沾沾自喜,拒絕別人的意見和建議。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tài),顯然阻礙了與別人的正常交流,不利于自己的進(jìn)步。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如果有人向你指出缺陷和不足,你就應(yīng)該為此感到慶幸。因為至少你已經(jīng)有了一個改正的機會。否則點點滴滴的錯誤累積起來,就會釀成大錯。
知識的海洋浩瀚無邊,“活到老,學(xué)到老”,是現(xiàn)代學(xué)習(xí)型社會的真實寫照。每一個人在求知的過程中,只有博采眾長,從點點滴滴的積累開始,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不斷拓展知識面,才能真正成為有用之才。
上一篇:《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