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求知名言大全·求知長才干》的名人名言
愚蒙人得愚昧為產業。通達人得知識為冠冕。
《舊約全書·箴言》
有了知識,又要加上節制;有了節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誠。
《新約全書·彼得后書》
若是一個人對于某一種技藝沒有知識,他對于那種技藝的語言和作為,就不能作正確的判斷了。
〔古希臘〕柏拉圖《文藝對話集》
不正當的知識與其說是學問,不如說是狡詐。
〔古希臘〕西塞羅《論責任》
知識確實是靈魂的食糧。
〔古希臘〕柏拉圖《普羅泰戈拉》
具有豐富的知識然而又不能控制行為,這是所有人類疾病中最痛苦的。
〔古希臘〕希羅多德《歷史》
聰明的人不是具有廣博知識的人,而是掌握有用知識的人。
〔古希臘〕埃斯庫羅斯《著作殘篇》
大自然賜給我們的是知識的種子,而不是現成的知識。
〔古羅馬〕塞涅卡《致魯西流書信集》
心靈中的黑暗必須用知識來驅除。
〔古羅馬〕盧克萊修《物性論》
知識本身就是財富。
〔伊朗〕 薩迪《薔薇園》
求知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璜,也可以增長才干。
〔英〕 弗·培根《論求知》
無知者是不自由的,因為和他對立的是一個陌生的世界。
〔德〕 黑格爾《美學》
你可以積累豐富的知識;不過,你要記住,假若你對這些知識并不進行獨自的深思熟慮,這些豐富的知識給你的價值,就比少量的知識給你的價值要小得多。因為只有當你把每一真理都同其他真理比較后,你才會使你的知識有條不紊,你才可能真正占有你的知識,把它變為你自身的力量。
〔德〕叔本華《意欲與人生之間的痛苦》
知識的歷史猶如一支偉大的復音曲,在這支曲子里依次響起各個民族的聲音。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知識越深化,我們就越是臨近那不可知的事物。我們越是善于利用我們的知識,我們就越清楚地看到,不可知的事物是毫無用處的。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常識是人類的保護神。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如果聰明而知理的人,在老年竟然輕視起知識來,那僅僅是因為他對知識和對他自己都要求過高。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隨著知識的增長,我們的思想也必須經常重新加以組織。這種變化通常總是伴隨新定律的出現,并按其要求而發生的,不過這種變化一般都是暫時的。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知識淵博是一回事,判斷正確又是另一回事。
〔德〕 歌德《歌德談話錄》
光有知識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應用知識;光有意志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見諸行動。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真正的學者知道怎樣從已知引出未知,并且逐步接近于大師。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人類知識按其本質而言就是符號化的知識。正是這種特性把人類知識的力量及其界限同時表現了出來。而對符號思維來說,在現實與可能、實際事物與理想事物之間作出鮮明的區別,乃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符號并不是作為物理世界一部分的那種現實存在,而是具有一個“意義”。
〔德〕 恩斯特·卡西爾《人論》
我們的一切知識都是從感性開始,發展到知性,終止于理性。理性之外,并不存在整理直觀材料而使之隸屬于思維的最高統一的更高的能力。
〔德〕康德《純粹理性批判》
如果將知識分類,則可分為現行知識與原初知識,原初知識賦予現行知識以本義,但這兩種知識方式的可教性與傳遞性卻不相同。
〔德〕雅斯貝爾斯《什么是教育》
人的知識愈多,工作就做得愈好。
〔英〕艾略特《亞當·貝德》
每一個人,即便是最杰出的天才人物,在某些知識領域中都必定是寸步難行、愚昧無知的。
〔德〕叔本華《意欲與人生之間的痛苦》
使一種存在高于另一種存在,使一類人高于另一類人的東西,是知識。
〔德〕叔本華《意欲與人生之間的痛苦》
學問是光明,無知是黑暗。
〔俄〕 屠格涅夫 《處女地》
要使人成為真正有教養的人,必須具備三個品質;淵博的知識、思維的習慣和高尚的情操。知識不多就是愚昧;不習慣于思維,就是粗魯或蠢笨; 沒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俄〕車爾尼雪夫斯基引自1984年第1期《夜讀》
思維就像一枝花,它是逐漸地積累生命的汁液的。只要我們用這種汁液澆灌它的根,讓它受到陽光的照射,它的花朵就會綻開。讓我們教會兒童思考,在他們面前展開思維的最初的源泉——周圍世界吧。讓我們把人類最大的歡樂——認識的歡樂給予兒童吧!
〔俄〕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
為了正確地了解事物,應當知道其中的細節,而由于細節幾乎是無限的,我們的知識就始終是浮淺和不全面的。
〔法〕拉羅什弗科《箴言集》
學問和思考都只是知識的最初幾步,只有出神入化的境界才能得到永恒的真理。
〔法〕法朗士《黛依絲》
常識并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見的東西。
〔法〕 伏爾泰 《哲學辭典》
人真正的學問、真正的研究對象是人類。
〔法〕 沙朗《關于智慧》
智能也和其他東西一樣會消耗。學問是它的營養,邊滋養邊消耗。
〔法〕拉布呂耶爾《眾生相》
一切知識都不應該根據書上的權威去給予,而應實際指證給感官與心智,得到它們的認可。
〔捷克〕夸美紐斯引自《大教學論》
我們的一切進步都像植物的萌芽,有一個從小到大的過程。開始出于本能,然后產生見解,最后獲得知識。
〔美〕愛默生《論文集第1輯·論智力》
學識、道德、權能,是人克服了他的窮困的勝利品,是人向控制全世界的進軍。每一個人都應當有一個機會,為他自己征服這世界。
〔美〕愛默森《人——天生是改革者》
知識是集無數思想與經驗之大成的東西。
〔美〕愛默生《文學與社會目的》
所謂常識,意味著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
〔美〕 愛默生《日記》
知識是天才的原料,天才利用他的知識,才可以編成他的燦爛的作品。
〔美〕希萊恩特《詩歌與我們時代和國家的關系》
知識,當智慧無力駕馭它時,會像一匹倔犟的馬掀翻它的騎手。
〔美〕弗·夸爾斯《雜文選》
學問歸于勤奮者; 財富歸于細心人; 權力歸于勇士; 天堂歸于圣賢。
〔美〕富蘭克林《格言歷書》
常識是可能的尺度,它是由經驗和預見構成的、適用于人生的計算。
〔瑞士〕 阿密埃爾 《日記》
知識并非進食,我們不能企望吞掉或占有我們認為有意義的東西。知識是對某種尚付闕如的東西的確認;它是打一個招呼,而不是擁抱。
〔西班牙〕桑塔亞那《理性的生活》
凡是沒有知識的人,盡管是王公貴人,都稱為凡夫俗子。
〔西〕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知識就是最美的,無知就是最丑的。
〔希臘〕柏拉圖《文藝對話集》
無知本身就是一種災禍。
〔希臘〕柏拉圖《文藝對話集》
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意〕 但丁《神曲》
請你敞開你的胸懷,儲藏我對你說的話;因為明白以后如不記牢,便不成為學問。
〔意〕 但丁《神曲》
掌握無論哪一種知識對智力都是有用的。它會把無用的東西拋開而把好的東西保留住。
〔意〕達·芬奇 《達·芬奇的筆記》
對一件東西的愛好是由知識產生的,知識愈準確,愛好也就愈強烈。要達到這準確,就須對所應愛好的事物全體所由組成的每一個部分都有透徹的知識。
〔意〕 達·芬奇 引自1961年9期 《世界文學》
學問是我們隨身的財產。
〔英〕莎士比亞《愛的徒勞》
不學無術是神的詛咒,而知識是到達天堂的翅膀。
〔英〕莎士比亞《亨利六世》
還必須補充一點,就是歷史不僅僅是知識中很有價值的一部分,還在于它是通往許多其他知識部門的門徑,能給大多數科學提供知識的原料。
〔英〕休謨《談談學習歷史》
生產得益于知識很多,這些知識是同技術上的長期發展與改進不可分的;另一方面,知識還能夠使社會從它的民眾的生產中得到最大的益處。
〔英〕休謨《論技藝的提高》
啊,人啊!知識,這是大自然的禮物; 因為它給予了你獲得一切必需的智慧。
〔英〕休謨《人性的高貴與卑劣》
有的知識只須淺嘗,有的知識只要粗知。只有少數專門知識需要深入鉆研,仔細揣摩。所以,有的書只須知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只須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對于少數好書,則要精讀,細讀,反復地讀。
〔英〕 弗·培根 《論求知》
當你孤獨寂寞時,閱讀可以消遣。當你高談闊論時,知識可供裝潢。當你處世行事時,求知可以促成才干。
〔英〕 弗·培根 《論求知》
達到人的力量和達到人的知識的道路是緊挨著的,而且幾乎是一樣的。
〔英〕 弗·培根 《十六——十八世紀西歐各國哲學》
多數知識的秘密是那些平凡而最容易被忽視的人們發現的,而不是享有盛名的人們發現的。
〔英〕 弗·培根 引自《偉大科學家的生活傳記》
如果有人不讀書又想冒充博學多知,他就必須很狡黠,才能掩飾無知。
〔英〕弗·培根《人生論·論讀書》
知識如同泉水,有的順流而下,有的噴涌而出; 有人從自然之光中獲得知識,有人從神圣的天啟中受到教益。
〔英〕弗·培根《學識的增長》
知識就是不幸福,而科學,不過是用一種無知去換取另一種形式的無知。
〔英〕拜倫《曼弗雷德》
自然知識的每一個大進步都包括對權威的絕對否定。
〔英〕赫胥黎《非宗教者談宗教》
正直但無知識是軟弱的,也是無用的;有知識但不正直是危險的,也是可怕的。
〔英〕 塞繆爾·約翰遜《拉塞勒斯》
如果一個人對什么事物都一知半解,就等于完全無知。知道這一點,既不會得到滿足,也不會得到信任,而往往是給人帶來羞辱和嘲弄。
〔英〕 吉斯特菲爾伯爵《給兒子的兩封家書》
人的知識愈多,工作就做得愈好,感情也是一種知識。
〔英〕艾略特《亞當·貝德》
知識對我們是寶貴的,因為我們永不會有時間去完成它。
〔印度〕 泰戈爾 《園丁集》
天地之性人為貴,貴其識知也。
(漢)王充《論衡·別通篇》
視日月而知眾星之蔑也,仰圣人而知眾說之小也。
(漢) 揚雄《法言·學行》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學。學之乃知,不問不識。
(漢)王充《論衡·實知篇》
天地之所貴者人也,圣人之所尚者義也,德義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學問也。
(漢)王符《潛夫論·贊學》
人生處萬類,知識最為賢。
(唐)韓愈《謝自然詩》
知有淺深,則行有遠近,此進學之效也。
(宋)楊時《二程粹言·論學》
自然界、機器和一切工作,對待沒有知識的人,對待怯弱的人是很不客氣的,甚至常常是粗暴的殘酷的; 但是它們對待具有豐富知識的人,對待健壯和勇敢的人,則是非常馴順的,承認你是主人,情愿為你服務。
宋慶齡《什么是幸福》
上一篇:關于《求知名言大全·求知方達智慧王國》的名人名言
下一篇:關于《法律名言大全·法律是自由和民主的衛士》的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