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求知名言大全·求知方達智慧王國》的名人名言
不要企圖無所不知,否則你將一無所知。
〔古希臘〕 德謨克利特《著作殘篇》
人們在其自身的小天地中,而不是在一個宏大和共同的天地中尋求知識。
〔古希臘〕 赫拉克利特《著作殘篇》
對于聰明人和有素養的人來說,求知欲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轉變得愈加強烈的。
〔古羅馬〕西塞羅《論老年》
只有用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財富來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為共產主義者。
〔俄〕列寧《青年團的任務》
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應該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們身上激發起來。
〔捷克〕夸美紐斯 引自《大教學論》
掌握無論哪一種知識對智力都是有用的。它會把無用的東西拋開而把好的東西保留住。你決不能愛或恨一件事物,除非你先認識了它。
〔意〕達·芬奇《達·芬奇的筆記》
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意〕 但丁《神曲》
你得到的知識,無論多少,必須是你自己的,用你自己的心血來滋養,是你自己不受羈勒而努力的結果。
〔法〕羅曼·羅蘭《先驅者》
勇于求知的人決不至于空閑無事。
〔法〕孟德斯鳩《波斯人信札》
整個說來,各門各類的知識都有迷失生活道路的趨向,而且它只有通過曲折迂回的道路才能回到生活里去。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求知識越來越有興趣; 這只是一個習慣問題。就像嬰兒吃娘的奶,開頭也不怎樣愿意,但不久就吃得非常愉快。
〔德〕歌德《浮士德》
學生在大學里不僅要學習知識,而且要從教師的教誨中學習研究事物的態度,培養影響其一生的科學思維方式。
〔德〕雅斯貝爾斯《什么是教育》
為了能在知識王國內實現一切目標,人們不得不作出超越現實能力的允諾。
〔德〕 尼采 《快樂的科學》
一個熟悉歷史的人,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他是從世界一開始就生活著的人,在每個世界里他不斷添加著他的知識儲藏。
〔英〕休謨《談談學習歷史》
知識總是欲求著增長: 它像一團火,開始一定是被某個外在的使者煽著;但之后,它就自己鼓動自己了。
〔英〕 塞繆爾·約翰遜《給威廉·杜魯蒙德的信》
知識本身并沒有告訴人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這是一門技藝,不經實驗就不能學到。
〔英〕 弗·培根 《論求知》
不僅如此,精神上的各種缺陷,都可以通過求知來改善——正如身體上的缺陷,可以通過運動來改善一樣。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腎,射箭可擴胸利肺,散步則有助于消化,騎術使人反應敏捷,等等。同樣,一個思維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習數學,因為數學稍不仔細就會出錯。缺乏分析判斷力的人,他可以研習經院哲學,因為這門學問最講究繁瑣辯證。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習法律學,如此等等。這種種頭腦上的缺陷,都可以通過求知來療治。
〔英〕 弗·培根 《論求知》
當你處世行事時,求知可以促成才干。有實際經驗的人雖能夠辦理個別性的事務,但若要綜觀整體,運籌全局,卻唯有掌握知識方能辦到。
〔英〕弗·培根《培根論說文集》
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
〔英〕弗·培根《人生論·論讀書》
求知可以改進人的天性,而實驗又可以改進知識本身。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實習嘗試則可檢驗修正知識本身的真偽。
〔英〕 弗·培根 《論人生》
靠僥幸和憑猜測得不到幸福,真才實學才是幸福的本錢。
〔英〕愛·揚格《名聲之愛》
獲得知識就如同獲得金子這種珍貴物質一樣,也是需要聰明才智的。
〔英〕羅斯金《芝麻與百合》
知識的奇特就在于: 誰真正渴求它,誰就往往能夠得到它。
〔英〕理·杰弗里斯《鄉土文學》
正像人的身體可以從任何食物里得到營養——即使是煮熟的草和皮鞋湯——人的心靈也可以用任何知識作為食料。
〔英〕愛默生《愛默生文選》
我們應當相信: 上帝對人類這個子民是最為寬大為懷的,他并不會只給他們以企求知識的強烈欲望,而使他們永遠得不到那種知識。
〔英〕貝克萊《人類知識原理引言》
對公眾來說,保護社會底層人民獲取知識的手段,比保護全國富人的財富更為重要。
〔美〕亞當斯《關于聯邦法規的學術演講》
我們不是因為知識和其他美德帶來快樂才渴望它們,而是因為我們渴望它們,它們滿足了我們的渴望,我們才從中獲得了快樂。
〔美〕 弗蘭克納《倫理學》
在信息化社會,必須有這樣的思想準備: 過去的知識未必有用。
信息化社會要求有不斷地積極地汲取新事物的姿態。為此,需要多多了解變化,不斷選擇、取舍,做好知識的新陳代謝。更重要的是,對新收集來的信息進行甄別,從中發現新的生活方式,并以坦率的態度進行再編輯。
〔日〕谷口正和《第三感性——一種新的觀察和分析方法》
畢生保持求知欲,就一定能在自己的重大使命上成就一件事。
〔日〕池田大作《青春寄語》
清晰的知識,它不是由我們理性的確信產生的,而是通過我們對事物自身的感受和享受產生的,這種知識遠超過其他知識。
〔荷蘭〕斯賓諾莎《神·人及其幸福簡論》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戰國)莊周《莊子·養生主》
天下有大知,有小知;人之智慮有所及,有所不及。
(宋) 蘇洵 《明論》
人生有幾,得歡樂處且歡樂;
世事無窮,做到老時學到老。
白蕉自題聯
生活恰如魚飲水;
進修渾似燕銜泥。
董必武聯
以宇宙為教室;
奉自然為宗師。
陶行知聯
你要有知識,你就得參加變革現實的實踐。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親口嘗一嘗。
毛澤東《實踐論》
我們讀書是欲求學問,求學問是欲盡“人”的責任去謀人類的共同幸福。那些讀書為做官,為掙錢,為漂亮,做個上流人,為(來世之名)這許多瞎話,多不欲去聽他!
茅盾《茅盾全集》
上一篇:關于《愛情·求愛》的名人名言
下一篇:關于《求知名言大全·求知長才干》的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