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劉向《說苑·正諫》記載:吳王想討伐楚國,對左右侍從說,誰要勸阻,就處以死刑。有一個年輕的侍從想勸阻,又不敢說,于是就拿著彈弓、彈丸一大早到后園去了,衣服都被露水打濕了,這樣一連好多天。吳王看到了問他為什么這樣。他說:“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嗚,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跗(fū)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旁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wù)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
本段大意:這是用委婉的比喻說明伐吳是欲得前利而不顧后患的。本條:螳螂捕蟬;比喻眼前利益。黃雀在后:比喻后患即將發(fā)生。后來用法與原意相同。
上一篇:《螳螂怒其臂以當(dāng)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