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贊》:“語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孫子籌策龐涓明矣,然不能早救患于被刑。吳起說武侯以形勢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軀。悲夫!”
本段舉例說明孫臏能戰(zhàn)死龐涓,但未能防龐涓的害己;吳起勸武侯行德義,但自己由于少德而死。本條兩句:能夠做到的不一定能說出,能說出的不一定能做到。
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贊》:“語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孫子籌策龐涓明矣,然不能早救患于被刑。吳起說武侯以形勢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軀。悲夫!”
本段舉例說明孫臏能戰(zhàn)死龐涓,但未能防龐涓的害己;吳起勸武侯行德義,但自己由于少德而死。本條兩句:能夠做到的不一定能說出,能說出的不一定能做到。
上一篇:《能者不可弊,敗者不可飾.》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脂粉,則嫫姆進御家;不潔,則西施棄野.》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