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不必同,期于適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履(lǚ):鞋。期:希望。適足:適合腳。鞋的樣式不一定要相同,只希望合腳;治國的方法不一定要相同,只希望有利于百姓。清·魏源《古微堂·治篇》:“江河百源,一趨于海,反江河之水而復歸之山,得乎?履不必同,期于適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例】外出參觀,開闊眼界,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不能照搬外地經驗,必須從我們的實際情況出發,因地制宜,合理借鑒。古人說:“履不必同,期于適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尤百合《一切從實際出發》)
上一篇:《寧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十年以長,則兄事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