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民不至,則犯禁者多;養民無術,則疾饑者眾》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不至:不到位。犯禁:違犯禁律。養民:使民豐衣足食。術:措施。宣傳教育不到位,違犯禁律的人就多;發展經濟沒有得力措施,患病挨餓的人就多。元·張養浩《牧民忠告》卷下:“教民不至,則犯禁者多;養民無術,則疾饑者眾。”
【例】元代的張養浩說:“教民不至,則犯禁者多;養民無術,則疾饑者眾。”此話的確是對執政者的忠告。每一個官員都應該想想,在你的管轄范圍,如果違法亂紀的現象多了,是不是“教民不至”?如果挨饑受餓的人多了,是不是“養民無術”?(紀山橋《摘掉貧困帽,奔向小康道》)
上一篇:《教是為了不教》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教然后知困》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