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湯問》記載:周穆王西出巡狩。回來時路上有人獻上一個能工巧匠,名偃師。穆工問他能造什么。他說:任憑你出題。不過我隨身帶來一件,請你過目。穆王說:改日你和所造的一起來。過了幾天,偃師拜見穆王。穆王問:和你一起來的是什么人?偃師說:那是我做的能演唱的人。穆王看那人的一舉一動和真人一樣,非常吃驚。那人上臺后,又歌又舞,動作得當。穆王以為這是個真人,和宮妃們一起觀看。快演完時,那演唱的人忽然對穆王的宮妃擠眉弄眼起來。穆王大怒,下令殺死偃師。偃師嚇得趕快跑到臺上,將那假人拆開。穆王一看,心肝五臟都是假的。去掉心嘴就不能說話,去掉肝眼就不能動。……安上后,又完好如初。穆王高興了,嘆息地說:“人之工巧,乃可與造化者同功乎?”
本段是描述偃師的精巧,也反映了古人想象力的豐富。造化者:指大自然。同功:達到同樣的巧妙。本條大意:人手的巧妙,竟然能與大自然媲美了。后用以贊賞人工之巧。
上一篇:《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