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雖不為帖括①之學,然積書至萬卷,暇輒手一編,尤喜先儒語錄,取其有益身心以自勵,故其識量有大過人者。
①帖括:泛指科舉應試文章。
【譯注】
(績溪商人章策)雖然不專門研究科舉應試文章,但是藏書萬卷,閑暇之時總是手不釋卷,尤其喜歡先儒的語錄,汲取其中有益身心的地方以自我勉勵,因此他的膽識有過人之處。
輯自績溪《西關章氏族譜》卷26,《例授儒林郎候選布政司理問章君策墓志銘》。
【感悟】
績溪商人章策因為喜好儒家修養身心的方法,并以此自我勉勵,因此對他經商很有幫助。
【故事鏈接】
清金蘭生編述的《格言聯璧·學問》中說:“經濟出自學問,經濟方有本源。心性見之事功,心性方為圓滿。舍事功更無學問,求性道不外文章。”意思是:“經國濟世之道只有從學問中來,才有不竭的源泉。修身養性之道只有體現在建功立業上,才算得上圓滿。不為建功立業服務的學問不能算學問,要尋求修身養性之道,必須到圣賢的文章中去尋找。”
【延伸閱讀】
同慶樓
同慶樓菜館是蕪湖餐飲業的歷史名店。1925年創建,1999年,國內貿易部認證“同慶樓”菜館為“中華老字號”,全國餐飲行業僅有58家。1925年左右,當時正值蕪湖米市興旺,商業發達,飲食行業的酒樓、菜館紛紛建成開業,為在林立的酒樓之中力壓群芳,10家商業大戶聯合集資,開辦了一所徽州班菜館,公推民國初年聞名江南的“醉春酒家”打面師傅徽州績溪人程裕有出任經理。
店址在中二街(今柳春園小學校址),最初取名“同鑫樓”。因程裕有師傅在武漢開設同慶樓菜館,便前往請教,并商定借名“同慶樓”來蕪,稱為“徽州同慶樓”菜館。
上一篇:《雖終日做買賣,不害其為圣為賢》原文解讀|譯文|感想
下一篇:《家居務為儉約,大富之家,日食不過一臠,貧者盂飯盤蔬而已》原文解讀|譯文|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