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語出戰(zhàn)國楚·屈原《楚辭·離騷》。詩中句曰:“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余雖好修姱以 羈兮,謇朝誶而夕替。”太息:嘆氣。掩涕:用手抹淚。民:人,這里是屈原自指。多艱:多災(zāi)多難。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我長長地嘆息,禁不住要灑落眼淚,哀憐著自己,生涯是多么的艱難!沉痛地寫出了詩人自己屢遭群小嫉妒、陷害而又得不到君王明察理解的極度哀痛之情。后人常引用這兩句詩來表達傷痛之感。
例如
①今天真能讀懂屈夫子《離騷》的老百姓沒有幾個,但他那“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人道精神,卻依舊激動著千千萬萬普通農(nóng)夫的心。(摘自劉心武《江山不老》)
②如果畫院能保證永遠為最具藝術(shù)才能的人敞開大門,實行淘汰與更新的制度,那倒又當(dāng)別論,無奈同鐵飯碗與生俱來的,又是飯碗的終身制。于是,面對畫院已人滿為患的局面,許多青年人只好“長太息以掩涕”了。(摘自陳四益《他們走了一條艱難的路》)
③張可久,他對人民有同情,而且發(fā)之為詩,這就是實踐行動,而這對于一個“讀書人”來說,幾乎又是可能實行的唯一的行動。所以這一聲長嘆是屈原《離騷》中“哀民生之多艱”之后,無數(shù)和聲里很有獨特旋律的一支小調(diào)。(摘自王向峰《古典抒情詩鑒賞·張可久的〈賣花聲·懷古〉》)
④長太息以掩涕兮,哀“地溝油”之蔓延。我們生活在滿是地溝油的環(huán)境,大量的地溝油被運回餐館“重新利用”。(摘自李忱陽《“變廢為寶”地溝油》)
⑤屈原在兩千多年前悲愴地低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巴金的“欠債”感,正是來源于對人民的深沉的愛。(摘自袁鷹《巴金留給我們的箴言》)
上一篇:秦韜玉《為他人作嫁衣裳》名句解讀
下一篇:李白《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名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