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
【出處】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
【譯注】砍去月亮中的桂樹,清朗的月光將會更多。斫(zhuó):砍。月中桂:神話傳說中,月亮上有桂樹,高五百丈。
【用法例釋】一、用以形容月光皎潔清朗或表達對月光的喜愛。[例]高空懸掛起一輪明月。這時的月看不見其中的紋影,似乎也積滿了雪一樣的凝重,儼然如微絲不染的冰輪。“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何少川《雪月夜》)二、用以比喻除去某種障礙,情形會變得更好。[例]黨和人民把“四人幫”壓在教師身上的大石頭搬開了,把束縛廣大教師的桎梏和枷鎖如“兩個估計”之類砸爛了,廣大教師的社會主義積極性,正像火山爆發一樣迸發出來。“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劉法綏《說蠟燭》)
上一篇:《文字緣同骨肉深.》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斷送一生憔悴,只消幾個黃昏.》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