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出處】先秦·《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伯兮》
【譯注】自從丈夫東征后,我的頭發(fā)就亂得像飛散的蓬草。怎么會沒有面膏發(fā)油,只是丈夫不在家,打扮好了又讓誰高興呢?伯:周代女子稱丈夫為伯。之:往。膏沐:面脂、潤發(fā)油之類。適:舒適,暢快。容:整容,打扮。
【用法例釋】用以形容女子因愛人不在身邊,郁郁寡歡,懶于梳妝打扮。[例]你把戒指換了,我聽得心中難受,這都是我不能寄錢回家的過錯。……古人說得很對:“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朱湘《海外寄霓君》)
上一篇:《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自古圣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