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詩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難摹。》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作詩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難摹。
【出處】宋·蘇軾《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
【譯注】寫詩時有了靈感要趕緊記下,這就像追捕逃犯一樣火急,腦中的情景一經閃失,過后就難以描摹了。亡逋(bū):逃犯。清景:在腦中突然閃現的情景。
【用法例釋】用以說明要抓住創作靈感或創造性思路,及時記下所感悟到的東西,否則會稍縱即逝,再難記起。[例1]因而文學藝術家捕捉靈感,有時猶如追拿逃犯一樣不能失去時機,蘇軾有詩云:“作詩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難摹?!闭f的就是這種情景。(高友德等《青年與美學》)[例2]人們都有這樣的體會:思想的火花、靈感等,都應隨手記下來,當時不記,以后很難再回憶起來。科學家關于這方面的論述是很多的。所謂“作詩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永難摹”,也是這個意思。(王東平《興趣·創造·人才》)
上一篇:《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