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出處】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譯注】富家子弟養(yǎng)尊處優(yōu),不會餓死,而讀書人往往窮困潦倒,耽誤了自身。紈袴(wán kù):富貴人家子弟穿的細(xì)絹?zhàn)龀傻难澴?,作貴族富豪子弟的代稱。紈,細(xì)絹。袴,同“褲”。儒冠:即儒巾,古代沒有進(jìn)入仕途的讀書人戴的帽子,這里代指讀書人。
【用法例釋】一、用以形容紈袴子弟富足得意,有知識有才能的人貧困失意的現(xiàn)象。[例]但是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卻大體相似,同樣是“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的階級社會。在那樣的社會,任何一個“自謂頗挺出”的窮青年,即使?jié)M腔抱負(fù),壯志凌云,也都無濟(jì)于事;在社會上闖來闖去若干年,最后不能不落到“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廖沫沙《志欲大而心欲小》)二、用以說明迂腐的讀書人往往耽誤了自己的一生,也常用作讀書人的自嘲或自哀。[例]今天的文人卻只能兀兀窮年,進(jìn)退失據(jù),閑不起來,悶揮不走,在潦倒落魄中,任憂傷和窮困摧殘身心,而束手無策。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杜工部說的。(伍立楊《雨中黃葉樹》)
上一篇:《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縱橫正有凌云筆,俯仰隨人亦可憐.》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