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語出唐·杜甫《天末懷李白》。詩曰:“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文章:泛指文學作品。此句與“詩窮而后工”之意相似。我國古代有成就的文學家大都平生坎坷,所以說好文章像跟人的命運作對似的。魑魅(chī mèi):山澤的神怪,比喻奸邪小人。孫綽《游天臺山賦》:“始經魑魅之涂,卒踐無人之境。”喜人過:山精水怪擇人而食,故喜人經過。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文章寫得出眾的人命運總是坎坷多舛的;山精水怪擇人而食,所以喜歡人們經過。這一聯是千古名句,喻指大詩人李白命運不佳,長流夜郎,是遭受奸邪小人的陷害。議論中含有情韻,比喻中帶有哲理,具有感人的藝術力量。高步瀛引邵長蘅評曰:“一憎一喜,遂令文人無置身地。”這兩句詩道出了自古以來有才智的文人的共同命運。后人常引用來表達同樣的意思。
例如
①“才如江海命如絲”,“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前人之述備矣?;杈數?,奸佞弄權,狼虎肆虐,使一代高才(王昌齡)屢遭貶謫,“名著一時,棲息一尉”,而且落得那樣的悲劇結局,古今同慨,千載之后的我和維梁,都不禁低回在院門前,扼腕而長嘆息。(摘自李元洛《詩神的洗禮》)
②順境可以出強人,但逆境卻能出巨人。杜甫在想念李白時說:“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命運太順利,文思就不來敲門。(摘自公今度《搖籃曲》)
③其實,古來“文章憎命達”,杜甫,詩圣也,卻混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有什么好官當?(摘自李庚辰《“論人”何曾只“以書”?》)
④杜甫有兩句名詩:“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千古宏文偉著,很多是作者在困窘失意中完成的,似乎文章的成就,與命運的顯達恰好成反比,故曰“憎”;魑魅這種山鬼,好在別人失誤時,伺機食人,故曰“喜”。(摘自易孟醇《厄運、史筆及其他》)
⑤對此,杜甫說過:“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看來,憎命達的不僅是文章,思想、學術、文化、藝術甚至科學等,凡是能融入一個人才情和創造力的領域,大概莫不如此,都憎命達,更憎時代的達。(摘自林東林《越讀越厚的老書》)
上一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下一篇: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