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語出唐·杜甫《兵車行》。詩曰:“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轔轔:車行聲。《詩經·秦風·車鄰》:“有車鄰鄰。”鄰,同轔。《楚辭·九歌·大司命》:“乘龍兮轔轔,高馳兮沖天。”蕭蕭:馬鳴聲。《詩經·小雅·車攻》:“蕭蕭馬鳴。”行人:即征人,征夫。這兩句詩寫征人出發時的情景,意思是:兵車隆隆,戰馬嘶鳴,一隊隊被抓來的百姓,換上了戎裝,腰佩上弓箭,正在出發。作者以重墨鋪染,用筆雄渾,如風至潮來,寫出了一幅震憾人心的巨幅送別圖。后人常引用這兩句詩來描述戰士出征時的威壯情景。
例如
①凱旋門、偽裝網、作戰服、烈士陵園……匯成了一種特有的“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的戰區氣氛。(摘自張明非《老山最初印象——南疆紀行之一》)
②譬如說“灞橋折柳”依依惜別的盛唐詩人,或是“車轔轔、馬蕭蕭”的出征軍士們,在灞橋買點什么急用的東西,慌猝之間失落了錢幣而顧不得收拾。(摘自石英《西安歸來憶長安》)
③站在東端的參觀臺上,縱覽兵馬俑坑的全貌,只見數以千計的武士或結隊馬前,或編伍車后,他們身穿戰袍或者鎧甲,有的挽弓挾箭,有的執矛持戈,似乎只要一聲令下,整個隊伍便會立即出現一幅車轔轔、馬蕭蕭的征戰場面,秦始皇橫掃六合、北卻匈奴、南平百越、海內為一的氣概重現眼前。(摘自周文斌《臨潼訪古》)
④車轔轔,馬蕭蕭。雪國恥,劍在腰!時間定格在公元1141年,朱仙鎮。(摘自李光宇《千年之念》)
⑤文學里的悲哀與悲慘因為有藝術節奏伴隨著,那悲哀、悲慘里就是帶著美的歌唱,變成了一種悲哀、悲慘與美的歌唱的混合體:“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摘自童慶炳《節奏的力量》)
上一篇: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下一篇: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