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窮乃見節義。》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士窮乃見節義。》出自:《文章軌范》名言名句
《士窮乃見節義。》譯文如下:
(韓文公“柳子厚墓志銘”)
仁義之士的志節,只有在情勢困窘的時候才可看出來。小人在危急時,表露出的是丑陋的一面,不能再掩飾平日所矯飾的偽善。
柳完元屢遭左遷。有一次,同朝劉禹錫,陳言直諫,忤逆皇上,被眨放播州。滿朝文武沒人敢為他求情,只有柳宗元挺身而言,可惜皇上余怒未息,拂袖而去,不予理會。柳公求情不成,流著淚說:“播州不是人住的地方。夢得(劉禹錫)家有老母,我實在不忍心看他陷入這樣的困境無法向家中老母交待,況且也沒讓他們母子都去播州受苦的道理。”于是上朝請命,愿代劉禹錫往播州。這豪邁舉動不僅使劉禹錫改謫連州,也留下了千古佳話。
韓愈借以說明惟有緊急關頭,才能看出賢士的真正節操。正如文天祥正氣歌所說:“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上一篇:《弱之肉,強之食。》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下一篇:《相尚以道。》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