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雖能流,不導則不通;人性雖能智,不教則不達》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水的特性雖然是能夠流動,但不疏導也不會暢通;人的特性雖然是能有智慧,但不教育也不會暢達。唐·馬總《意林·成敗志》:“水性雖能流,不導則不通;人性雖能智,不教則不達。學猶植也,不學將落。”
【例】水的特點是善于流動,但是如果不疏導它,照樣是死水一潭。人與其他動物的根本區別就是具有高級思維能力,但是如果不施行教育,照樣是懵懵懂懂。所以說:“水性雖能流,不導則不通;人性雖能智,不教則不達。”(劉榮《不教則不達》)
上一篇:《水因懷珠而媚,山因蘊玉而輝》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水濁者魚喁,令苛則民亂》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