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多行不義必自斃。
出處
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春秋·左丘明《左傳·隱公元年》
譯文
莊公說:“干多了不仁義的事情,必定會自取滅亡,您暫且等著看吧。”
名句解讀
春秋時期,鄭莊公的弟弟共叔段想奪取王位,兵敗,逃亡他處,最后走投無路,被逼自殺。不義的事情干多了,必然會自取滅亡。
經典故事
古往今來,凡是作惡的人,搞陰謀詭計的人,違法亂紀的人,都沒有好下場,最終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趙高,秦朝宦官、權臣。他本為秦國宗室遠親,后入秦宮為宦官,任中車府令,兼掌符璽。他得幸于胡亥,與胡亥隨從秦始皇巡視會稽。巡視途中,始皇病危,便讓趙高寫詔書給公子扶蘇,詔書要扶蘇將兵權交給蒙恬。秦始皇死后,趙高發動沙丘政變,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二世嗣位后,趙高任郎中令。他在任職期間獨攬大權,結黨營私。他指使胡亥更改法律,誅戮宗室、大臣。群臣、諸公子觸犯秦二世意旨的,都交趙高審治。蒙恬、蒙毅兄弟等秦始皇所親近的大臣和諸公子、公主皆被處死,相連坐者不可勝數。趙高唯恐大臣入朝奏事告發他,又勸二世深居禁中,不朝見大臣,以此進一步專擅朝政。
陳勝、吳廣起義后,秦朝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進一步加劇。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因諫說二世停止修造阿房宮,減省徭役賦稅,結果被迫自殺。左丞相李斯則被趙高誣以謀反罪,腰斬于咸陽市。章邯也因受到猜忌,在巨鹿一戰失敗后,不久就投降項羽。此后趙高拜為中丞相,事無大小,皆取決于其意旨。他為了鞏固權位,故意在二世面前指鹿為馬,凡是不隨聲附和的大臣,就捏造罪名加以迫害。秦二世三年八月,劉邦攻下武關后,趙高恐誅罰及身,與其婿閻樂等人密謀,乘二世在望夷宮齋戒之機,詐詔發兵圍宮,逼令二世自殺。趙高企圖篡位自立,但因左右百官不從,只好立二世兄子子嬰為秦王。九月,趙高被子嬰用計殺于齋宮,夷三族。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趙高權傾天下,威風一時,作惡多端,終究落了個自己被殺、三族被夷的下場,真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上一篇:《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賞析|譯文|出處|解讀|
下一篇:《多見者博,多聞者知,距諫者塞,專己者孤》賞析|譯文|出處|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