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世事每逢謙處好,人倫常在忍中全。
【譯注】
這句話主要強調人們?yōu)槿颂幨酪t虛、忍耐。
輯自倪國強編著《黟縣民間古楹聯(lián)集萃》。
【感悟】
《文子·符言》:“欲勝人者先自勝,欲卑人者先自卑。”意思是,要想戰(zhàn)勝別人,首先要戰(zhàn)勝自己;要想使別人謙恭,首先自己要謙恭待人。《尚書·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意思是,自滿使人驕傲自滿,謙虛使人受益頗多。謙虛對于自己有很多好處,謙虛應該從自我做起。
【故事鏈接】
位于宏村的承志堂,是一座大型的徽商民宅,在其前廳的額枋上就雕有長約2米、高50厘米的大型木雕《唐肅宗宴官圖》;前廳中門上雕有《百子鬧元宵》,東西兩邊還雕飾著《三英戰(zhàn)呂布》、《戰(zhàn)長沙》、《長坂坡》等富有寓義的浮雕。在后廳的額坊上雕的《郭子儀上壽圖》,內容是褒揚唐朝重臣郭子儀治國治家有方的故事;南向梁坊上雕的是《九族共榮圖》,也叫《百忍圖》,表現(xiàn)的是唐高宗時,張公藝九世同堂,和睦相處,保家守業(yè),敦睦家族,事跡為唐高宗所知,高宗駕臨張宅,為張家九世同堂贊嘆不已,詢問張公藝治家之法,張連書百個“忍”字,高宗頓悟,賜錦帛、授金匾,立為治家楷模的故事。這等警示后輩治家要以忍為主,尊祖敬宗、讀書積善的雕刻作品是完全與儒教的文化思想相暗合的。
【延伸閱讀】
徽州的建筑雕刻很講究裝飾美,或者說它應屬于工藝美術的雕刻范疇。在整體造型的處理上,技法服從于特定的器物,并在此之上合理布局空間比例。為增加視覺美感,徽州的雕刻藝術家將花莖葉蔓、云朵水紋變化為規(guī)則整齊的“百結”與“回紋”。這種工藝圖案的語言,可上下貫通,左右聯(lián)系,被用為填補空白,串起一個個人物場景,營造出疏密相間、貫氣統(tǒng)一的整體效果。如雉山村的木雕樓,雖木雕整體上未著任何金銀與髹(xiū)漆,但滿壁的繁雕似錦,竟傳達出金碧輝煌的燦爛感來,著實令人稱奇叫絕。
徽雕達到了實用性與裝飾性的完美結合。樓里的一對石凳,在黑色大理石上,圓雕著滿捆的書簡,應物象形,匠心獨運,既是完整的雕刻精品,又是實用的矮凳,就坐此“文化”之上,自然是心無俗念了。圍墻的透窗石雕除滿足采光、透氣之實用要求外,還與建筑整體風格相統(tǒng)一,大面積單色粉墻飾以精巧玲瓏、造型各異的黑色透雕,與整體建筑的黑瓦組合相得益彰。徽州的雕刻技法是全面與多元的,幾乎所有的雕刻手法在徽州都能找到印跡。石雕、磚雕、木雕“三絕”,浮雕、圓雕、透雕皆擅。有的透雕是兩面雕刻,正反都可觀賞;有的浮雕、圓雕并用,多層雕琢;有的在五六厘米的厚度上,竟雕有七八個層次。為迎合市民口味,有的雕刻中的門窗竟能轉動開合,偏具匠心。在工藝上有的粗放、有的工細;有的率意簡約、有的嚴謹縝密。視民居主人的品味要求,有的追求方正、塊面明朗;有的意在中庸、線條圓渾柔和,呈現(xiàn)出多元、完美的雕刻技法。
上一篇:《儒者直孜孜為名高,名亦利也藉令承親之志,無庸顯親揚名,利亦名也》原文解讀|譯文|感想
下一篇:《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為?》賞析|譯文|出處|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