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婚姻家庭·家教的名人名言大全
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于邪。
——《左傳·隱公三年》
父母之所畜子者也,非賢強也,非聰明也,非俊智也,愛之憂之,欲其賢己也,人利之與我利之無擇也,此父母所以畜子也。
——《尸子》
孝子不生慈父之家。
——《慎子·知忠》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禮記·大學》
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謹也。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鄙語曰“驕子不孝”,非惡言也。
——《史記·梁孝王世家》
愛子欲教之以義方,雕琢切磋,弗納于邪偽,選明師以象成之,擇良友以漸染之,督之以博覽,示之以成敗,使之察往以悟來,觀彼以知此。
——[晉]葛洪《抱樸子·崇教》
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
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以后,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
教婦初來,教兒嬰孩。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
孝于親則子孝,欽于人則從欽。
——[宋]林逋《省心錄》
富者之教子須是重道,貧者之教子須是守節。
——[宋]劉清之《戒子通錄》
人莫不愛其子孫,愛而不知教之,猶弗愛也。
——[宋]陸游《渭南文集·跋范巨山家訓》
教子教孫須教義,栽桑栽柘勝栽花。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
養不教,父之過。
——[宋]王應麟《三字經》
毋以嗜欲殺身,毋以財貨殺子孫。
——[元]張光祖《言行龜鑒·德行》
愛其子而不教,猶為不愛也;教而不以善,猶為不教也。
——[明]方孝孺《遜志齋集》
教子工夫,第一在齊家,第二在擇師。
——[清]陸世儀《思辨錄輯要》
教子須是以身率先。
——[清]陸世儀《思辨錄輯要》
教子弟者,自其幼而教之,則甚易。迨其長而始教之,則甚難。
——[清]張伯行《困學錄集粹》
遠邪佞,是富家教子第一義;遠恥辱,是貧家教子第一義。
——[清]李惺《西漚外集·藥言剩稿》
不求金玉重重貴,但愿兒孫個個賢。
——[清]周希陶《增廣賢文》
士大夫教誡子弟,是第一緊要事。子弟不成人,富貴適以益其惡。子弟能自立,貧賤益以固其節。
——[清]孫其逢《孝友堂家訓》
至樂無如讀書,至要無如教子。
——[清]史典《愿體集》
正確教育子女的方法,我以為最主要的應該是愛和嚴相結合。
——吳玉章《新年話家常》
“爸爸”和前輩的話,固然也要聽的,但也須說得有道理。
——魯迅《且介亭雜文·從孩子的照相說起》
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魯迅《熱風·隨感錄二十五》
兒童的行為,出于天性,也因環境而改變,所以孔融會讓梨。打起來的,是家庭的影響,便是成人,不也有爭家私、奪遺產的嗎? 孩子學了樣了。
——魯迅《花邊文學·謾罵》
長者須是指導者協商者,卻不該是命令者。不但不該責幼者供奉自己;而且還須全副精神,專為他們自己,養成他們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潔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
——魯迅《墳·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我要你做一個堂堂的人,不要做我的孝順兒子。
——胡適《我的兒子》
我要教兒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我要教兒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
——陶行知《兒子教學做之一課(下)》
未成年以前所接近的人或讀過的書籍,其影響往往足以支配人一生。
——郭沫若《今天創作的道路》
彎了樹不會自直,放縱壞了孩子大概也不會自立。
——梁實秋《流行的謬論》
偉大的人格也許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這力量在茫然無知的孩子心靈上時常比成人更深刻,更持久。
——蕭乾《朦朧的敬慕》
如果自己愛子女超過愛父母,那就不必指望自己的子女例外。
——柏楊《愛情是有條件的》
發現孩子們的錯誤,千萬別作一代宗師狀,翹胡子瞪眼,一翹胡子瞪眼就把全部情調破壞,不但倒了胃口,而且孩子們以后再也不敢口吐真言。
——柏楊《代溝與禍福溝》
頂著呼嘯的狂風,踩著沒腳的積雪,抱孩子去擠公共汽車上班,比起坐小汽車接送孩子,留給孩子的印象更深刻強烈。
——葛翠琳《童年的腳印兒》
為孩子作出的犧牲和面對困難的勇氣,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激起一種力量,喚起一種情感,這將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很深的影響。
——葛翠琳《童年的腳印兒》
適度的責罵孩子,可能使孩子的心靈更有安全感。
——三毛《隨想》
孩子做出了我們認為值得鼓勵的行為之后, 如果立即加以獎賞, 最能收到好效果。
——李巖齡《人生交際術》
不要讓污穢的語言和丑惡的行為進入孩子的世界,少年時代應特別受到尊重。
——[古羅馬]玉外納《諷刺詩集》
在子女還小時,父母就應當考慮他們將來的職業方向并加以培養,因為這時他們最易塑造。
——[英國]弗朗西斯·培根《人生論》
母親的寵兒成不了大器。
——[英國]托·富勒《箴言集》
做父母的如能在子女記事前,就不屈不撓地使子女的意志變得和易近人,那就可以使它自然成性,不致發生反抗與怨恨。
——[英國]約翰·洛克《教育漫話》
父母不宣揚子女的過錯,則子女對自己的名譽就愈看重,他們覺得自己是有名譽的人,因而更會小心地去維持別人對于自己的好評。
——[英國]約翰·洛克《教育漫話》
做父母的對于子女的早年教育決不是一種無效勞動…… 但是, 到后來終有一天,會看見大有好處的。
——[英國]笛福《魯濱孫漂流記》
通常父親就是老師,把知識傳給兒童;但是他更是把感情傳給兒童的老師。
——[法國]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倘使您放任您的兒子,從童年起,讓他手頭有什么就拿什么,到了十五歲,他就要在大街上偷東西了;小孩撒了一次謊,您去表揚他,他就要變作妄證者;您稱贊他的情欲,他必然要變成淫棍。
——[法國]伏爾泰《第二十五封信·談帕斯卡先生的“思想集”》
要教孩子管束好自己的舌頭;他們學舌比什么都快。
——[美國]本杰明·富蘭克林《格言歷書》
我們的教育是同我們的生命一起開始的,我們的第一個教師便是我們的保姆。
——[法國]盧梭《愛彌兒》
對小孩子來說,范例的重要超過批評。
——[法國]約瑟夫·儒貝爾《冥想錄》
不要把兒童當作大人的娛樂品;相反地,父母仔細通過家事安排提供嚴格規律的生活,可以看到父母給予子女顯著的好處。
——[德國]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
從孩子的教育上,作母親的思想的熱情得到了發泄。
——[美國]霍桑《紅字》
如果說能夠生兒育女是身體上成熟的標志的話,那么能夠教養這些子女就是心智上成熟的標志。
——[英國]赫伯特·斯賓塞《教育論》
在家庭中懲罰孩子如果遲疑不決或前后不一致,結果也使過失大大增加。
——[英國]赫伯特·斯賓塞《教育論》
孩子三四歲以后,家庭不應成為他們的唯一環境,而要讓他們把相當一部分時間用在與同齡孩子的交往中。
——[英國]羅素《婚姻革命》
在每個年齡上,性格都得轉變,父母的勸告不宜多,且須謹慎行事;以身作則才是唯一有效的勸告。
——[法國]安德烈·莫洛亞《人生五大問題》
對于兒童,開始便當使他有規律的習慣,因為凡是不懂得規律的人是注定要受苦的。
——[法國]安德烈·莫洛亞《人生五大問題·論父母與子女》
每個人,只要真正愿意,那么,要很好地教育自己的兒童是極為容易的事。并且,這也是愉快的、歡欣和幸福的事情。
——[蘇聯]馬卡連柯《論共產主義教育》
父親和兒子不僅是朋友,而且是暱交,甚至還是酒友的時候,那么,各種其他的特點,即教育上所需要的特點,就會在無形中消失了。
——[蘇聯]馬卡連柯《父母必讀》
必須拿出父母全部的愛,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能力,才能教養出偉大的人來。
——[蘇聯]馬卡連柯《父母必讀》
甚至在最好和最幸運的情形下,甚至在有才能而又關心的父母手里,要教育一個獨子,也是一種極端困難的工作。
——[蘇聯]馬卡連柯《父母必讀》
極端的放任自私不僅損害了父母的幸福,而且也損害了兒童自己的成就,而這種情形,往往都是獨子和獨女所特有的。
——[蘇聯]馬卡連柯《父母必讀》
家庭集體的完整和團結一致是良好教育的一個基本條件。
——[蘇聯]馬卡連柯《教育詩》
沒有父母的愛培養出來的人,往往都是有缺陷的人。
——[蘇聯]馬卡連柯《教育詩》
獨生子女的父母往往有過度溺愛子女的傾向…… 精心照料只能徒然地削減了孩子的自由,他必須像皇家的王子一樣,肩負起絕不應由孩子肩負的心理重擔。
——[美國]羅洛·梅《愛與意志》
教育的完善,它的社會性的深化,不是意味著家庭作用的減弱,而是意味著家庭作用的加強。
——[蘇聯]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
父母真正的互愛,這種愛情的榜樣,以及他們日常生活中各種相互關系的榜樣,這是頭等重要的教育力量。
——[蘇聯]蘇霍姆林斯基《結束語》
人的全面發展取決于母親和父親在兒童面前是怎樣的人,取決于兒童從父母的榜樣中怎樣認識人與人的關系。
——[蘇聯]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
對于孩子來說,猶如營養般重要的是雙親的愛。有時苦似良藥的嚴格和無限寬宏的理解都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日本]池田大作《女性箴言》
要想讓別人喜歡,讓孩子們敬慕,萬萬不可養成發牢騷的習慣。
——[日本]池田大作《女性箴言》
從家庭開始的而不是從學校里開始的啟蒙教育是最牢固的、最不容易忘記的。
——[摩洛哥]哈桑二世《挑戰》
家長應從兒童各項必要聯系中,從過去、現在和未來人類發展的生存關系中,認識兒童,從而把兒童的教育同過去、現在和未來人類發展的需要相協調。
——[德國]福錄培爾《人的教育》
唯有家庭生活才能使兒童獲得善良的心靈,和有見解的、溫和的性情的積極的和有力的發展和教養。
——[德國]福錄培爾《人的教育》
給子女們留下的錢越多,孩子們就越軟弱無能。我們給子女最好的遺產就是放手讓他自奔前程,完全依靠他自己的兩條腿走自己的路。
——[美國]《鄧肯自傳》
如果作父母的強調并獎賞自主性成就,孩子們便有可能產生強烈的成就追求。
——[美國]伯克威茨《社會心理學》
批評孩子時,好挖苦、好諷刺的父親很難得孩子真心的尊敬。
——[美國]詹姆斯·多伯森《論家政》
理智應當成為家庭教育的常備的節制器。否則孩子們就要在父母的最好的動機之下養成最壞的性格特點和行為。
——[蘇聯]符·科耳班諾夫斯基《父母必讀》
所有的人都是母親所生,并在母親撫育下成長著,所以人類的命運操在母親手中。因此,教育應從改造的母親開始。
——[日本]木村久一《早期教育和天才》
母親對于孩子是第一所學校,她自己能理解她的孩子的個性,了解孩子的傾向、愛好,從而能照料他、鼓勵他,為他做準備,給他指明前途。
——[科威特]穆尼爾·納素夫《愿你生活更美好·家庭》
上一篇:關于經營財富·金錢的名人名言大全
下一篇:關于理想事業·工作的名人名言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