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漢、唐而下,議論駁而至理雜,吾師宋儒。宋儒求以明道而多穿鑿附會之談,失平正通達之旨,吾師先圣之言。先圣之言煨于秦火①,雜于百家,莠苗朱紫②,使后學尊信之而不敢異同,吾師道。茍協諸道而協,則千圣萬世無不吻合。何則?道無二也。
【譯文】漢、唐以后,各種議論很多,提出了不同的理論,我主張學習宋儒。宋儒以明道為目標,又有不少穿鑿附會之談,失平正通達之旨,我學習堯、舜、周、孔等先圣的理論。先圣的言論被秦始皇燒掉了,后來夾雜于諸子百家之中,苗莠不分朱紫難辨,而又使后學尊信而不敢表示異同,我學習道。如果和道吻合融洽了,那千圣萬世沒有不吻合的。為什么呢?因為道沒有二個。
注釋
【注釋】①煨:在帶火的灰里把東西燒熟。這里即燒之意。秦火,指秦始皇焚書。 ②莠:草。
上一篇:“中”之一字,是無天于上,無地于下,無東西南北于四方。此是南面獨尊道中底天子,仁義禮智信都是東西侍立,百行萬善都是北面受成者也。不意宇宙間有此一妙字,有了這一個,別個都可勾銷。五常、百行、萬善,但少了這個,都是一家貨,更成什么道理?
下一篇:先難后獲,此是立德立功第一個張主。若認得先難是了,只一向持循去,任千毀萬謗也莫動心,年如是,月如是,竟無效驗也只如是,久則自無不獲之理。故工夫循序以進之,效驗從容以俟之。若欲速便是揠苗者,自是欲速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