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詩歌的名言名句,詩歌的名人名言,詩歌名言警句大全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詩大序》
詩,可以興,可以觀, 可以群, 可以怨。邇之事父, 遠之事君; 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論語·陽貨》
詩言志,歌永言。
——《書·堯典》
《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
——[西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詩賦者,所以頌善丑之德,泄哀樂之情也。
——[東漢]王符《潛夫論·務本》
發言為詩者,詠其所志也;升高能賦者,頌其所見也。
——[晉]左思《三都賦序》
詩人比興,觸物圓覽。物雖胡越,合則肝膽。擬容取心,斷辭必敢,攢雜詠歌,如川之渙。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比興》
詩有三義焉: 一曰興,二曰比,三曰賦。文已盡而意有余,興也;因物喻志,比也;直書其事,寓言寫物,賦也。
——[南朝梁]鐘嶸《詩品·總論》
動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詩。
——[南朝梁]鐘嶸《詩品·總論》
為詩,則多須見意。或古或今或雅或俗,皆須寓目,詳其去取,然后麗辭方吐,逸韻乃生。豈有秉筆不訊,而能善詩?
——[南朝梁]蕭綱《勸醫論》
借問因何太瘦生,只為從來作詩苦。
——[唐]李白《戲子美》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
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馳可以役萬里,工于詩者能之。
——[唐]劉禹錫《董氏武陵集紀》
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
——[唐]白居易《與元九書》
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唐]賈島《題詩后》
辭賦文章能者稀,難中難者莫過詩。
——[唐]杜荀鶴《讀諸家詩》
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
——[唐]方干《貽錢塘縣路明府》
世所傳詩者,多出于古窮人之辭也…… 愈窮則愈工。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后工也。
——[宋]歐陽修《梅圣俞詩集序》
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
——[宋]蘇軾《讀孟郊詩二首》
詩之用事,不可牽強,必至于不得不用而后用之,則事詞為一,莫見其安排斗湊之跡。
——[宋]葉夢得《石林詩話》
前輩詩材,亦或預為儲蓄,然非所當用,未嘗強出。
——[宋]葉夢得《石林詩話》
詩情如夜鵲,三繞未能安。
——[宋]李清照《失題》
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
——[宋]陸游《劍南詩稿·示子遹》
天機云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
——[宋]陸游《劍南詩稿·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
學詩須透脫,信手自孤高。衣缽無千古,丘山只一毛。
——[宋]楊萬里《和李天麟二首》
閉門覓句非詩法,只想征行自有詩。
——[宋]楊萬里《下橫山灘頭望金華山》
作大篇,尤當布置: 首尾勻停,腰腹肥滿。多見人前面有余,后面不足;前面極工,后面草草。不可不知也。
——[宋]姜夔《白石道人詩說》
難說處一語而盡,易說處莫便放過;僻事實用,熟事虛用;說理要簡切,說事要圓活,說景要微妙。多看自知,多作自好矣。
——[宋]姜夔《白石道人詩說》
學詩先除五俗: 一曰俗體,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韻。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法》
律詩難于古詩; 絕句難于八句; 七言律詩難于五言律詩; 五言絕句難于七言絕句。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法》
作詩必以巧進,以拙成,故作字惟拙筆最難,作詩惟拙句最難。至于拙,則渾然天全,工巧不足言矣。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
意格欲高,句法欲響,只求工于句字,亦末矣。故始于意格,成于句字;句意欲深欲遠,句調欲清欲古欲和,是為作者。
——[宋]魏慶之《詩人玉屑·詩法》
作詩必先命意,意正則思生,然后擇韻而用,如驅奴隸;此乃以韻承意,故首悵地有序。
——[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命意》
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
——[金]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詩要鋪敘正,波瀾闊,用意深,琢句雅,使字當,下字響。
——[元]楊載《詩法家數·總論》
詩難乎,鄙人女子率爾成章;詩易乎,千百年文人才子雕心劌胃白首不能已。
——[元]許有壬《至正集·周鋒州詩序》
評詩之品無異人品也,人有面目骨骼,有情性神氣,詩之丑好高下亦然。
——[元]楊維楨《趙氏詩錄序》
凡作近體,誦要好,聽要好,觀要好,講要好。誦之行云流水,聽之金聲玉振,觀之明霞散綺,講之獨繭抽絲。
——[明]謝榛《詩家直說箋注》
凡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結句當如撞鐘,清音有余。
——[明]謝榛《詩家直說箋注》
詩以一句為主,落于某韻,意隨字生,豈必先立意哉。
——[明]謝榛《詩家直說箋注》
作詩譬如有人日持箕箒,遍于市廛,掃沙簸而揀之,或破錢折簪,碎銅片鐵,皆投之于袋,饑則歸飯, 固不如意, 往復不廢其業, 久而大有所獲, 非金則銀, 足贍卒歲之需。
——[明]謝榛《詩家直說箋注》
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
——[清]王夫之《姜齋詩話》
詩乃心聲,性情中事也。“發乎情止乎禮義”,故謂之性。亦須有才,乃能揮拓;有學,乃不虛薄杜撰。才學之用于詩者,如是而已。
——[清]納蘭性德《淥水亭雜識》
詩重清真,尤要寄托;無寄托,便是假清真。
——[清]薛雪《一瓢詩話》
且夫詩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能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詩。
——[清]袁枚《答蕺園論詩書》
詩宜樸不宜巧,然必須大巧之樸;詩宜淡不宜濃,然必須濃后之淡。
——[清]袁枚《隨園詩話》
其言動心,其色奪目,其味適口,其音悅耳,便是佳詩。
——[清]袁枚《隨園詩話》
下字如下石,石破天方驚。
——[清]袁枚《小倉山房詩文集·改詩》
但肯尋詩便有詩,靈犀一點是吾師。夕陽芳草尋常物,解用多為絕妙詞。
——[清]袁枚《遣興》
凡結句都要不從人間來,乃為匪夷所思,奇險不測。
——[清]方東樹《昭昧詹言》
詩文以起為最難,妙處全在此,精神全在此。必要破空而來,不自人間,令讀者不測其所開塞方妙。
——[清]方東樹《昭昧詹言》
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清]趙翼《題元遺山集》
童時聞先公于執友間緒論,謂作詩要從古人想不到處著想,做不到處用力,便非陳言。
——[清]方薰《山靜居畫論》
詩言志也,志人人殊,詩亦人人殊,各有天分,各有出筆,如云之行,水之流,未可以格律拘也。
——[清]錢泳《履園叢話·談詩》
詠物詩最難工,太切題則焐皮帶骨,不切題則捕風捉影,須在不即不離之間。
——[清]錢泳《履園叢話·談詩》
山之精神寫不出,以煙霞寫之;春之精神寫不出,以草樹寫之。故詩無氣象,則精神亦無所寓也。
——[清]劉熙載《藝概·詩概》
詩人對自然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 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王國維《人間詞話》
情詩可以艷冶,但不可涉于輕薄;可以親密,但不可流于狎褻。
——周作人《情詩》
詩的本質是想象,詩的現形是音樂。
——成仿吾《詩之防御戰》
詩是表現人生普遍的情緒與意義,史是記述個別的事實;詩所描述的是人生情理中的必然性,歷史是敘述時空中事態的偶然性。
——宗白華《哲學與藝術》
詩的所以能激發情感,完全在它的節奏;節奏便是格律。
——聞一多《詩的格律》
詩應該給人以創造的喜悅,詩應該散布生命。
——巴金《機器的詩》
詩是語言的藝術。但是卻不好說語言等于詩、決定詩甚至超過詩。這就像說人是血肉的一樣。除掉血肉,人還有著人的靈魂呢。
——阿垅《語言片論》
詩的旋律,就是生活的旋律,詩的音節,就是生活的拍節。
——艾青《詩論》
詩是藝術的語言——最高的語言,最純粹的語言。
——艾青《詩論》
作出好詩,得經歷卑屈、亂離等愁事恨事,“失意”一輩子,換來“得意”詩一聯,這代價可不算低,不是每個作詩的人所樂意付出的。
——錢鐘書《詩可以怨》
詩,可以對所有有緣的人,從最簡單的心一直到最深思的頭腦,都給一點滿足。
——金克木《文化卮言》
無題并非無思想性,只是意味深遠的詩境難用簡單的一個題目來概括而已。
——吳冠中《繪畫的形式美》
寫詩必須鏟除理智,消滅邏輯思維,只用形象思維,昂揚主觀戰斗精神,進入狂迷狀態,一氣呵成,勢如長江大河,直瀉千里,絕對不能拖拖拉拉,誤了靈感,尤其不能改來改去,損了靈氣。
——流沙河《這家伙》
感覺往往是跳躍,是閃動,是觸發,只是在最有效的那一瞬間,才是屬于詩的。
——劉湛秋《詩的秘密》
一首好詩,能讓人如面對明鏡,覺得內與外都變得清明潔凈了。
——席慕蓉《畫出心中的彩虹·美麗的錯誤》
民歌之所以流傳得廣泛,因為它唱的是平常人的平常心。
——史鐵生《黃土地情歌》
通往靈魂的道路是多種多樣的,不僅僅是詩。
——舒婷《生活·書籍與詩》
有人問寫一首好詩,是靠天才呢,還是靠藝術呢? 我的看法是苦學而沒有豐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沒有訓練,都歸無用: 兩者應該相互為用,相互結合。
——[古羅馬]賀拉斯《詩藝》
詩歌能躲過墳墓,使偉大的業績永垂青史,使英名代代相傳。
——[古羅馬]奧維德《黑海書簡》
詩歌就像一個青春美貌,嬌嬌滴滴的處女,其他的各種處女,就是說,其他的一切科學,都是用來豐富她,擦亮她,點綴她的;她可以利用一切科學給自己服務,一切科學也全靠她給予光輝。
——[西班牙]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詩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現”;自有人類便有詩。
——[英國]雪萊《為詩辯護》
詩是最快樂最良善的心靈中最快樂最良善的瞬間之紀錄。
——[英國]雪萊《為詩辯護》
優美的詩文,像彩虹一樣只在雨后陰暗的地方出現。唯其如此,文學的天才都喜好憂郁的成素。
——[德國]叔本華《論天才》
詩是人類的共同財產。詩隨時隨地由成百上千的人創造出來。
——[德國]《歌德談話錄》
不要讓詩的組織產生虛有其表的幼稚的魅力,而應讓其展示出令人贊嘆的宇宙結構。
——[法國]摩萊里《自然法典》
我認為詩之能動人在于美好充實而不在于出奇立異。要使讀者覺得是說出了他自己最崇高的思想,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英國]約翰·濟慈《論詩書信選》
抒情詩在任何時代差不多全部相似, 就像夜鶯的歌聲在每個春天全都相似一樣。
——[德國]海涅《論浪漫派》
詩句是一些種子,應當在別人心里開花,在每個人的感情刻畫出的溝槽中開花。
——[法國]巴爾扎克《幻滅》
詩不僅僅在詩句里: 詩無所不在; 詩就在我們四周…… 您看這些樹, 您看這天——從任何地方,都散發著美和生命;而在有美和生命的地方,也就有詩。
——[俄國]屠格涅夫《羅亭》
詩是強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靜中回憶起來的情感。
——[英國]威廉·華茲華斯《抒情歌謠集序言》
每個人的在創造夢境方面都是完全的藝術家,而夢境的美麗外觀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前提……也是一大部分詩歌的前提。
——[德國]尼采《悲劇的誕生》
詩歌是為達到一種審美目的,而用有效的審美形式,來表示內心或外界現象的語言的表現。
——[德國]格羅塞《藝術的起源》
世界上決沒有含有詩意或本身就是詩意的感情,而一經為了審美目的,用審美形式表現出來,又決沒有什么不能作為詩料的感情。
——[德國]格羅塞《藝術的起源》
偉大的詩永遠是在深沉的痛苦中產生的;這是一種神秘,也許是所有的神秘中最動人的。
——[法國]《羅曼·羅蘭文鈔》
詩是迷醉心懷的智慧。智慧是心思里歌唱的詩。如果我們能夠迷醉人的心懷,同時也在他的心思中歌唱,那么他就真格的在神的影中生活了。
——[黎巴嫩]紀伯倫《沙與沫》
詩不是一種表白出來的意見。它是從一個傷口或是一個笑口涌出的一首歌曲。
——[黎巴嫩]紀伯倫《沙與沫》
詩必須是人類感情生活的變化的嚴密的報告,老實的日記。因此不能不是片斷的——也不可能是總結的。
——[日本]石川啄木《可以吃的詩》
詩可以說是一切藝術當中,最富有地方色彩與固有性的藝術。
——[英國]喬·艾略特《受獎演說》
詩是寫給世人的一封情書。
——[英國]《卓別林自傳》
各種現實的事物,都必須被想象力轉化為一種完全經驗的東西,這就是作詩的原則。
——[美國]蘇珊·朗格《情感與形式》
“生活”特別屬于詩歌藝術,也就是說,詩歌為生活的基本幻象。
——[美國]蘇珊·朗格《情感與形式》
詩表現了人的情感、行為,它在人類的喘息中透出了生命,如果呼吸中斷,詩就會由言詞變為一種充滿自信的行為。
——[希臘]塞弗里斯《受獎演說》
詩歌將永遠是,將首先是一種被刑訊室阻隔的奔逃——也是一種信念,相信這次奔逃,拼命的、竭盡全力的奔逃終會成功。
——[法國]夏爾《詩論》
一種錯誤的哲學系統可以蒙混過全世界,可以流行到幾百年。一部壞詩就決不會有這種情形。
——[法國]杜博斯《詩畫雜感》
上一篇:關于花草的名言名句,花草的名人名言,花草名言警句大全
下一篇:關于誤區的名言名句,誤區的名人名言,誤區名言警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