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粱肉者,難為言隱約;處逸樂者,難為言勤苦》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粱肉:精美的飯食。隱約:困苦。對于吃厭了精美飯食的人,很難同他談生活的困苦;對于安逸享樂的人,很難同他談勞動的艱辛。漢·桓寬《鹽鐵論·取下》:“余粱肉者,難為言隱約;處逸樂者,難為言勤苦。”
【例】看他出手如此闊綽,揮金如土,我把已到口邊的話又咽了回去。說什么呢?“余粱肉者,難為言隱約;處逸樂者,難為言勤苦。”我們的疾苦,他哪能體會得到?(李貴陽《攀親》)
又作〔余粱肉者,難與之謀藿食;被綺羅者,難與之言布素〕
【例】余粱肉者,難與之謀藿食;被綺羅者,難與之言布素。(明·錢琦《錢公良測語·由庚》)【提示】“粱”不要寫成“梁”。
上一篇:《住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為官一日,要做一日好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作事必謀始,出言必顧行》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