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公冶長》記載:孔子說,寧武子這個人,在國家行仁義之道時,他就聰明;在國家不行仁義之道時,他就變得糊涂。“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本段是說寧武子能根據國君是仁義還是昏庸而相機行事。仁義時就竭智盡忠,昏庸時就裝癡賣傻。知:同“智”。及:趕得上。本條:寧武子裝癡賣傻這一點,別人是趕不上的。后指一個人糊涂得很厲害。
成語:愚不可及。
《論語·公冶長》記載:孔子說,寧武子這個人,在國家行仁義之道時,他就聰明;在國家不行仁義之道時,他就變得糊涂。“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本段是說寧武子能根據國君是仁義還是昏庸而相機行事。仁義時就竭智盡忠,昏庸時就裝癡賣傻。知:同“智”。及:趕得上。本條:寧武子裝癡賣傻這一點,別人是趕不上的。后指一個人糊涂得很厲害。
成語:愚不可及。
上一篇:《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