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萬仞之山,播而入深淵》原文與賞析
尊高滿大,而好矜人以麗,主盛處賢,而自予雄也。故盛必失而雄必敗。夫上既主盛處賢,以操士民,國家煩亂,萬民心怨,此其必亡也。猶自萬仞之山,播而入深淵,其死而不振也必矣。(《管子·宙合》)
【注釋】矜(jīn):自夸。自予雄:自封為英雄。播:跌落。不振:指不可救助。
【譯文】居處高位的人如果自驕自大、喜好自我夸耀,或自以為不可一世、以賢明自居,或自以為能力超群的雄杰,那么,這樣不可一世的氣勢一定會消失,這樣的雄杰也一定會遭遇失敗。君王如果自認為不可一世,或自以為賢明,并以這種態度來駕馭士民,國家就會陷入混亂,民心就會產生怨恨,這樣就一定會滅亡。就會像從萬仞的高山上跌入深淵一樣,其不可救助的死亡是必然的。
【評說】被譽為“最有智慧的人”的“希臘三賢”之一蘇格拉底曾經向人們解釋說:如果說自己的智慧有什么與眾不同的話,那就是他知道自己的無知,而別人雖然也與他一樣無知,卻不知道自己無知。春秋時期的孔子也有坦言自己“無知”的謙虛襟懷,悟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師”這樣簡樸而珍貴的道理。圣賢的思想往往具有普世性價值,這一點,在道德領域內如此,在政治領域內也是如此,即使貴為君王也不能例外。君王的任何狂妄自大行為,不僅是不明智的,也是危險的。民眾作為載著君王這只船的水,具有傾覆它的能力,君王如果吸取這一歷史教訓,就不會自認為可以“翻手為云,覆手為雨”。
上一篇:《終身役役,不知所歸,哀也》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