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性而游,不逆萬物所好》原文與賞析
太古之人知生之暫來,知死之暫往。故從心而動,不違自然所好;當身之娛非所去也,故不為名所勸。從性而游,不逆萬物所好;死后之名非所取也,故不為刑所及①。名譽先后,非所量也②。(《列子·楊朱》)
【注釋】 ①太古:遠古。從:任從,通“縱”。勸:勸誘。譽:頌揚,贊美。非:非難,貶損。
【譯文】 遠古時代的人知道生是暫時來的、死是暫時去的。因此隨心而動,不違背自然的喜好,不有意規避今生今世當下的快樂,從而不受名譽的左右。放任本性而行,不背逆萬物的喜好,不考慮身后的名譽,也不觸犯刑罰。
【感悟】 自己的這一生活得快樂最重要。而為別人帶來快樂是最大的善。為善求名、為惡觸刑,都是苦心累身、違反人的自然本性的。
《列子》的這種思想有個人主義的傾向。
上一篇:《織餘瑣述序》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紙上談兵(《百喻經·誦乘船·法而不解用喻》)》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