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臣專君,群臣皆蔽》原文與賞析
夫一婦擅夫,眾婦皆亂;一臣專君,群臣皆蔽。故妒妻不難破家也,而群臣不難破國也。是以明君使其臣,并進輻湊,莫得專君焉。今人君之所以高為城郭而謹門閭之閉者,為寇戒盜賊之至也。今夫弒君而取國者,非必逾城郭之險而犯門閭之閉也。蔽君之明,塞君之聰,奪之政而專其令,有其民而取其國矣。(《申子·大體》)
【注釋】輻湊:也作“輻輳”,像車輪上的輻條聚集在轂上那樣匯集到一處,后引申為從各方聚集。閭(lǘ):指里巷的大門。
【譯文】一名妻妾獨占了丈夫,其他的妻妾就會亂作一團;一個大臣獨自左右了君主,其他的大臣就無法與君主溝通。所以妒忌心強的妻妾很容易毀掉一個家庭,群臣中間的奸臣很容易毀掉一個國家。因此明智的君主駕馭群臣,要像車輻集中于車軸中心那樣讓他們一起收攏在自己身邊,而不要讓哪一個臣子獨占。現在國君之所以高筑城墻、謹守城門,是為了防患盜賊進入。然而如今殺掉君主奪取政權的人,并不需要去翻越陡峭的城墻、強行闖入緊閉的城門。他們只需要蒙蔽住君主的眼睛,堵塞住君主的耳朵,奪取君主的政權,操控君主發布政令,占有君主的臣民,奪取君主的國家。
【評說】防臣如防賊。盜賊總是想著要攫取財物,奸臣總是想著要攫取權勢。奸臣總是暗地里覬覦權位,真實意圖往往秘而不宣,表面上卻極盡討好逢迎之能事,令人防不勝防。所以法家也主張君主應當明智,善于聽取諫言,忠言雖然逆于耳,但是卻有利于促進君權的穩固,以防大權旁落。儒家也主張君主聽取諫言,但兩者似有區別,儒家倡導君臣之間為著身心修養、政治清明和國家安定計議,應當勇于進諫、善于納諫。
上一篇:《一簞食,一豆羹》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一視同仁》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