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者之巫祝,有度之主不受》原文與賞析
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萬歲。”千秋萬歲之聲括耳,而一日之壽無征于人,此人所以簡巫祝也。今世儒者之說人主,不善今之所以為治,而語已治之功;不審官法之事,不察奸邪之情,而皆道上古之傳譽、先王之成功。儒者飾辭曰:“聽吾言,則可以霸王。”此說者之巫祝也,有度之主不受也。(《韓非子·顯學》)
【注釋】巫:古代以歌舞降神為人祈禱的人。祝:古代為人求神祝福的人。若:你。括:通“聒(guō)”,聲音嘈雜。征:效驗。簡:輕視。
【譯文】巫祝在為人祈禱時說:“讓你長命千年萬年。”長命千年萬年之類的聲音在耳邊聒噪不休,可是實際上連給人延長一天壽命的應驗都沒有發生過,這就是人們輕視巫祝的原因。如今社會上的儒生在游說君主的時候,不歌頌現在治國的方法,反而贊美古代帝王治國所取得的功績;不弄清楚官府法令的執行情況,不審察奸臣壞人的真實意圖,卻都去稱道遠古時代流傳下來的美談以及關于古代帝王如何建功立業的佳話。儒生夸大其詞地說:“聽我的話,就可以稱王稱霸。”這就像是游說者中的巫祝,掌握了法度的君主是不會接受他們那一套的。
【評說】法家重視經驗,講求實效和功利,主張一切從實際出發。但是法家思想具有強烈的排他性,不僅對其他諸子思想的批評過于嚴厲,對頌古非今的做法尤其不能容忍,明顯表現出對不同言論采取暴力的傾向。韓非關于巫祝之言的描述,生動地再現了后來儒生為什么會觸怒秦始皇而招致“焚書坑儒”的社會背景。
上一篇:《說是非者是是非人》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說話留余地》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