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王用兵 誅暴討亂》原文與賞析
圣王之用兵,非樂之也,將以誅暴討亂也。夫以義誅不義,若決江河而溉爝火①,臨不測而擠欲墮,其克②必矣。所以優游③恬淡④而不進者,重傷人物也。夫兵者,不祥之器,天道惡之;不得已而用之,是天道也。夫人之在道,若魚之在水;得水而生,失水而死。故君子者常畏懼而不敢失道。(《下略》)
【注釋】①爝(jué)火:喻極小的火苗。②克:勝。②優游:悠閑。③恬淡:悠閑安靜。
【譯文】圣王進行戰爭,并不是他好戰,而是用戰爭來誅殺暴君、討伐亂臣。用正義之師來討伐不義之眾,就像決開江河之水去淹滅一個小小的火苗,就像臨近無底深淵推下搖搖欲墜的一個人一樣,他取得勝利是必然的。圣王之所以悠閑安靜而不急于進攻,是因為怕過多地傷人毀物。戰爭是不吉之事,為“天道”所不容;只有在不得已時進行戰爭,才是符合“天道”的。人生活在“天道”之中,就像魚生活在水中一樣,有水才能生存,離開水就會死亡。所以,君子時常心存敬畏而不敢悖逆“天道”。
【評說】戰爭與天道(政治)是何種關系?“誅暴討亂”給出一個關于戰爭性質的中國式解答。德國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有句名言,“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列寧也有相似說法,即“戰爭=以劍代筆的政治”。總體來看,戰爭與政治猶如一對孿生姊妹,正如有學者所指出的:戰爭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政治規定著戰爭的性質,影響著戰爭力量的來源和士氣,對戰爭的前途和結局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同時戰爭又反作用于政治,戰爭的結局可以影響或決定政治的進程和前途。
上一篇:《圣人陳福以勸善》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士之廉,猶女之潔》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