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原文與賞析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①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目②,及其久也,相說③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后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禮記·學記》)
注釋
①庸:功勞。②節目:指樹干與數枝之間的硬節。③說:通“脫”。
譯文
善于學習的人,老師很輕松而能夠事半功倍,學生會把功勞歸于老師;不善于學習的人,老師很辛勤可是事倍功半,還怨恨老師。善于提問題的人,就像砍伐堅硬的木頭一樣,先從容易的地方開始,然后才解決有硬節的地方,時間一長,木頭自然脫落;不善于提問題的人與此相反。善于回答問題的人,會像撞鐘一樣,輕輕扣擊,鐘聲就小;用力敲打,鐘聲就大。等到能夠從容自如地撞鐘時,然后鐘聲才會悠揚動聽。不善于回答問題的人與此相反。
感悟
老師原本不應該照本宣科地灌輸,而應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激發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解答他們的疑惑。教師如鐘,有回應,但不可完全代勞,不可用條條框框去束縛學生思想的翅膀。
上一篇:《善因雖微,獲果甚大》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善師者不陳,善陳者不戰》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