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之則行,塞之則止》原文與賞析
明君立世,民之制于上,猶草木之制于時也。故民迂則流之,民流通則迂之。決之則行,塞之則止。唯有明君,能決之,又能塞之。決之則君子行于禮,塞之則小人篤于農。君子行于禮,則上尊而民順。小民篤于農,則財厚而備足。(《管子·君臣下》)
【注釋】迂:保守,守舊。流:開放。
【譯文】明君在世,民眾受君王的制約,就像草木受天時的制約一樣。所以民眾如果過于守舊,就要使他們開放一些;民眾如果過于開放,就要使他們守舊一些。開放就能流通,堵塞就會停止。只有明君,既能開放,又能堵塞。開放,就能使君子遵守禮制;堵塞,就能讓老百姓專心務農。君子遵守禮制,那么君王就有尊嚴,民眾也會順從;老百姓專心務農,那么財物就會豐厚,儲備也會充足。
【評說】治理國家講究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不能一成不變?,F代社會的生產管理也是一樣,管理者不注重生產,讓職工多參加文化娛樂活動,大家都很高興,但心情浮躁,生產出的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往往不能令人滿意。管理者要讓職工整日埋頭苦干,甚至占用業余時間,生產出的產品可能比較理想,但職工會有怨言。怎樣做到張弛有度,恰到好處,就需要掌握好管理的方法。
上一篇:《軍無小聽,戰無小利》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擊人得擊》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