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學不成才》原文與賞析
如負薪① 如掛角② 身雖勞 猶苦卓③
【注釋】①負薪:“負”即背。指漢朝的朱買臣,家貧如洗,靠打柴為生。他很想讀書,但上不起學,于是他一面打柴,一面讀書。在山上打柴時,他抽空在樹林里面讀書,挑柴回家時,就把書掛在柴擔上讀。②掛角:指隋朝時候的李密,他上不起學,替人家放牛,就把書捆好掛在牛角上,放牛時拿本書騎在牛背上讀。③卓:非常優秀,超出一般。
【譯文】像負薪的朱買臣和掛角的李密一樣,他們雖然身體勞累,卻仍然苦苦堅持讀書,后來都成為很出色的人。
【評說】朱買臣和李密,一個打柴一個放牛,雖然生活都非常貧苦,但能利用勞動的空閑時間抓緊讀書學習,在學業上獲得了優異的成績,成了有知識、有才能的杰出人物。從這里,我們倒是可以得到一個啟示:在當代大學生中大力提倡勤工儉學,即一面學習,一面利用課余和假期的時間去從事各種有益的勞動。這種方式,不僅可以通過獲得勞動報酬補貼學習費用,改善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條件,而且對年輕人在性格、心理和意志上也是一種極好的鍛煉。
上一篇:《非圣人,誰能修之》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非知之實難,將在行之》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