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死則生,幸生則死》原文與賞析
吳子曰:“凡兵戰之場,立尸①之地,必死則生,幸生則死。其善將者,如坐漏船之中,伏燒屋之下,使智者不及謀,勇者不及怒,受敵可也。故曰: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生于狐疑②?!?《治兵第三》)
【注釋】①立尸:戰時犧牲,橫尸戰場。②狐疑:多疑,疑慮不定。
【譯文】吳子說:“凡是在敵我流血拼殺的戰場,抱著必死的決心就能生存,試圖僥幸存活反而可能死亡。那些善戰之將,就好像與軍隊同坐在漏水之船,共趴在著火的屋檐下,使聰明的敵人來不及謀劃,使勇敢之敵來不及發怒,如此就能讓自己的軍隊勇敢應敵了。所以說:指揮軍隊的最大危害,是猶豫不決;統領三軍的最大災難,就是狐疑不定。”
【評說】戰爭是敵我雙方你死我活的較量。戰場上的生死往往出人意料。戰場往往是勇敢者的樂園,是膽怯者的墳墓。求生者未必生,求死者未必死。用兵之道在于造成一種勢如破竹、疾如流星的雷霆萬鈞之勢,從而搶占先機、把握主動;相反,狐疑不決、優柔寡斷常常會坐失良機、損兵折將。
上一篇:《必攻不守,避實擊虛》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