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原文與賞析
孟子曰:“惻隱①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②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③我也,我固有④之。”(《孟子·告子上》六)
注釋
①惻隱:同情、憐憫。②仁、義、禮、智,與心相伴。③鑠(shuò),“爍”,火光照亮。④固有:本來就有。
譯文
孟子說:“同情心、羞恥心、恭敬禮讓之心及明辨是非之心,人人都有。有同情心,就是仁愛;有羞恥心,就說明有道德感;有恭敬之心,就是懂得禮儀的表現(xiàn);心里能明辨是非,就是智慧。仁義禮智,是我們生而就有的,不是外界作用的產(chǎn)物。”
感悟
孟子認(rèn)為人的道德意識、道德觀念是天生的。這是唯心主義的觀點。
上一篇:《必死則生,幸生則死》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悲母在堂》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