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練出人才
明萬歷二十年,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出生。皇太極出生那年,父親努爾哈赤34歲,生母那拉氏18歲。據清代官書記載,太極音同臺吉,臺吉前有黃、紅等顏色覆蓋。而漢族把皇位繼承人叫做皇太子,也同皇太極音相似。所以說,皇太極應該是一個顯貴的名字。
少年時代,皇太極深受父親的喜愛,過著十分優(yōu)越的生活。皇太極的生母葉赫那拉氏也很受努爾哈赤的恩寵。由于家境條件好,皇太極從小便受到了一定的文化教育,加上天資聰慧,善于思考,很多知識一學便通。這個時候的學習,為他后來的成長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當他長大從戎的時候,努爾哈赤軍中眾多的戰(zhàn)將沒有幾個人識字,只有皇太極夠得上是一個比較懂文墨的人。
皇太極少年的時候,正是他的父親征服四方的年代。由于皇太極年齡小,不能出征作戰(zhàn),只能在家里主持家務。努爾哈赤擁有眾多的妻妾、子女、奴仆、財產,而且當時家事與國事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兩者常相互混雜。面對繁雜的家政,皇太極的天賦表現了出來。他干得頗為出色,把每件事都做得井井有條,根本無需父親指點,努爾哈赤對皇太極的表現和能力非常滿意。不過,皇太極并非命運的寵兒,12歲時便失去了母愛,這使他的心情很抑郁。
皇太極的母親從結婚到患病、逝世,建州同葉赫部一直敵對。古勒山一戰(zhàn)中,她的堂兄布齋貝勒的戰(zhàn)馬在廝殺中被木墩絆倒,努爾哈赤將布齋的遺體劈作兩段,將其一半歸還。從這個時候起,建州與葉赫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經常與其交戰(zhàn)。當皇太極的母親病危的時候,她要求見生母一面,于是努爾哈赤派人去葉赫迎接,但葉赫貝勒沒有答應,她臨終前也未能見到生母。
皇太極少年喪母,也沒有同母的兄弟姐妹,可以說是孤苦伶仃。而政務纏身、不斷征戰(zhàn)的努爾哈赤又無暇給予他太多的照顧和體貼。作為一個大家族,皇太極有4個叔父,穆爾哈齊門下就有11個堂兄弟,舒爾哈齊門下有9個堂兄弟,阿敏貝勒門下有6位侄子,濟爾哈朗貝勒門下有11位侄子。而且皇太極的7位同父異母的兄長中5位是福晉所出,這5位福晉都是建州人,只有他的生母是葉赫部,而葉赫又同建州有難解的深仇。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里,少年皇太極不得不開始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在孤獨的環(huán)境中生活。過多的艱難與困苦磨練成了他的獨立性格與頑強意志,他開始勇敢地面對生活的急流。因為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環(huán)境中,皇太極早就形成了頑強的性格。每當遇事時他總能冷靜思考,并且做事具有全局的觀念,僅此就深得父親的信賴。
明萬歷四十年秋,皇太極首次跟隨父兄出征作戰(zhàn),參加了對烏拉部的征伐,這年他已21歲。在作戰(zhàn)的過程中,努爾哈赤命令部下四處焚毀敵人糧草,并不直接與對方短兵相接?;侍珮O對此不理解,努爾哈赤給他做了個比喻說,在砍伐大樹的時候,必須用斧子一下一下地砍,才能漸漸把樹砍斷。對付烏拉部這樣的強敵,也要漸漸消耗,只有將其周圍所屬羽翼攻取,最后才能取勝。這一策略果然奏效,第二年,努爾哈赤就吞并了烏拉部。
征伐烏拉部的勝利使皇太極受益匪淺,他在以后的獨自征戰(zhàn)中,基本上沿用了削弱對方旁枝的策略。
努爾哈赤生前為了鞏固權位,先幽死胞弟舒爾哈齊,又殺死長子褚英。
褚英是皇太極的兄長,一員疆場驍將,每臨戰(zhàn)場總是身先士卒,奮勇殺敵。努爾哈赤也非常賞識他,晚年曾有意培養(yǎng)他作為自己的繼位人。但褚英也有致命的弱點,他心胸狹窄,為人傲慢,擁權自重,經常對自己的兄弟和群臣百般欺凌,引起了義憤?;侍珮O等人忍受不過,把詳細情況稟報了努爾哈赤。努爾哈赤聽后非常震怒,下令監(jiān)禁了褚英,從此改變了對褚英的印象,后又將其處死。褚英失勢,為年輕的皇太極提供了一個發(fā)展的機會。他冷靜機敏的個性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揮,從而受到了不斷提拔。
萬歷四十四年,努爾哈赤稱汗,在反復考量后,選定皇太極與次子代善、侄子阿敏、五子莽古爾泰為四大貝勒,佐理國家政務。按照規(guī)定,四個人按月輪流負責處理機要事務。
在處理軍機要務期間,皇太極毫不懈怠,積極參與政務、軍事的謀劃和決策,成為努爾哈赤的得力助手?;侍珮O的才能在萬歷四十六年初露鋒芒,當時努爾哈赤為了復仇,公開向明朝宣戰(zhàn),準備進兵攻打撫順?;侍珮O巧設計謀,他建議努爾哈赤預先派軍卒扮作販馬商人混進城內,然后在夜晚帶領大軍攻城,發(fā)炮為號,里應外合。努爾哈赤非常贊賞他的意見,并決定付諸實施。結果,這一策略使明朝的守將措手不及,后金很輕松地攻下了撫順城。
皇太極在對內轄制和對外征服的過程中能夠挫敗群雄,是同他挫折長智慧、困厄磨意志的特殊家庭環(huán)境和人生經歷分不開的,而他善于慎思、冷靜機敏的個性也成為他以后發(fā)展的重要資本。
上一篇:用人有方,巧馭人心
下一篇:秦王信讒言錯殺韓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