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勸將,當局者易迷
一次,孟子會見齊國的一位地方長官孔距心。
孟子問孔距心:“在你的軍隊中,如果有戰士,在一天中三次失職,你會開除他嗎?”
孔距心毫不猶豫地答道:“不用等到第三次,我就要開除他了?!?/p>
孟子又問道:“但是,你就有沒有失職的地方嗎?如今,連年災荒,據我所知,你所管轄的地方中,有一千多災民,有許多體弱多病的老人死后被拋尸于山溝荒野之中,而年輕力壯的年輕人都逃亡在外?!?/p>
孔距心為自己申辯說:“我的能力有限,實在無法妥善安置那些災民啊?!?/p>
孟子搖頭道:“我打個比方吧:如果現在有一個人,接受別人的牛羊,替別人放牧,那么,他就必須要找到牧場和草料喂養這些牛羊。如果沒有能力找到牧場和草料,那么,他就只能把牛羊退還給原主,他不能眼睜睜地看著牛羊一個個餓死吧?”
這個比喻的意思再明確不過了,就是說,如果在一個位置上,就得做這個位置必須要做的事,如果做不好,或者不能做,那就不要占著這個位置,騰出來讓給更有能力的人來做,這樣既不會傷害到自己的名譽,又不會傷害別人的利益。
這就是旁觀者看事物的準確性??拙嘈纳砭悠湮欢恢\其政,他自己還渾然不覺,以至于別人再說給他聽的時候,他還要為自己辯解。像這樣的事情在平常生活中也很常見,所以,人們應該以此為鑒,通曉“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多注意自己德性的修養。
上一篇:子發變通,智退齊師
下一篇:學貴有恒,以勤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