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處事的名言名句,處事的名人名言,處事名言警句大全
做事遇到風險,退讓比硬頂更穩妥。
〔古希臘〕伊索《伊索寓言·大樹和蘆葦》
一個人好高鶩遠,就會連眼前的好處都弄不到手。
〔古希臘〕歐里庇得斯 《酒神的伴侶》
應該先做小事,而不是先做大事,就好像應該先償還小額債務,再償還巨額債務,或者應該先考慮仁慈再考慮真理一樣。
〔英〕塞繆爾·巴特勒 《筆記》
古人說,到什么時候辦什么事,有時候要把石頭扔掉,有時候又要把石頭撿回來。
〔英〕斯末萊特《藍登傳》
任何人不能在不斷的不幸、痛苦、憂慮中好好地做事。
〔英〕狄更斯《大衛·科波菲爾》
人若神經緊張,說東道西,就會猶豫不定,反把事情耽誤了。耽誤的結果是叫人喪志乞憐,寸步難移。
〔英〕莎士比亞《查理三世》
真正迅速的人,并非事情僅僅做得快,而是做得成功而有效的人。譬如在賽跑中,優勝者并非步子邁得最急或腳抬得最高者; 因此在事業上,迅速與否不能只用時間來衡量。
〔英〕 弗·培根 《人生論·論迅速》
凡是那些需要當機立斷,果敢執行的計劃,我們對于自身的過分顧慮,幾乎是成功的惟一阻礙。
〔法〕大仲馬《基督山伯爵》
當一切事情到了猶似結局時,實際上正是開始。
〔德〕諾瓦里斯 《藍色花》
匆匆忙忙做的事,會拖得很久。
〔波斯〕薩迪 轉引自 《外國名言一千句》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春秋)老聃《老子·二十六章》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春秋)孔丘《論語·子路》
事以急而敗者,十常七八。
(宋)程顥、程頤《二程粹言·論事篇》
君子之遇事,無巨細,一于敬而已。
(宋)程顥、程頤《二程遺書》卷4
養貓以捕鼠,不可以無鼠而養不捕之貓;蓄犬以防奸,不可以無奸而蓄不吠之犬。
(宋)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5
處事最當熟思緩處:熟思則得其情,緩處則得其當。
(明)薛瑄《讀書錄》卷3
待人而留有余不盡之恩禮,則可以維系無厭之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盡之才智,則可以提防不測之事變。
(明)洪應明 《菜根譚》
議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 任事者身居事中,當忘利害之慮。
(明)洪應明《菜根譚》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緩緩想。想得時,切莫緩,便要急急行。
(明)呂坤《呻吟語·應務》
當事有四要。際畔要果決,怕是綿; 執持要堅耐,怕是脆; 機栝要深沉,怕是淺; 應變要機警,怕是遲。
(明)呂坤《呻吟語·應務》
當大事,要心神定,心氣足。
(明)呂坤《呻吟語·應務》
實處著腳,穩處下手。
(明)呂坤《呻吟語·應務》
鹵莽徑直,是處事大病痛,當緊要處,雖細微亦要檢點。
(明)呂坤《呻吟語·應務》
不閑則不忙,不逸則不勞。
(明)呂坤《呻吟語·應務》
處天下事,只消得“安詳”二字,雖兵貴神速,也須從此二字做出。
(明)呂坤《呻吟語·應務》
當急遽冗雜時,只不動火,則神有余而不勞,事從容而就理。一動火,種種都不濟。
(明)呂坤《呻吟語·應務》
處事留有余地步,發言留有限包涵,切不可做到十分,說到十分。
(清)胡達源《弟子箴言》
天下事不能做到盡頭,留幾分余地亦見度量。
(清)左宗堂《左文襄公全集·答劉克庵》
凡事當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清)朱柏廬《治家格言》
閑時忙得一刻,則忙時閑得一刻。
(清)陸世儀《思辨錄輯要》
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至急之事愈宜緩。
弘一法師《格言別錄》
上一篇:關于處世的名人名言名句大全
下一篇:關于天才的名人名言名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