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人心莫測
【溯源】
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始常山王、成安君為布衣時,相與為刎頸之交……此二人相與,天下至歡也。然而卒相禽者,何也?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難測也。”
【釋義】
指人的內心難以探測,喻指人的心思難以揣測,多用于貶義。
【故事】
劉、項爭霸時,蒯通為了鼓勵韓信脫離劉邦,前來游說。
韓信說:“漢王厚待于我,他的車子給我坐,他的衣裳給我穿,他的食物給我吃。我聽說,坐人家車子的人,要分擔人家的禍患,穿人家衣裳的人,心里要想著人家的憂患;吃人家食物的人,要為人家的事業效死。我怎么能夠圖謀私利而背信棄義呢?”蒯通說:“你自認為和漢王友好,想建立流傳萬世的功業,但我認為這種想法錯了。當初常山王張耳、成安君陳馀還是平民百姓時,陳馀年少以父事張耳,結成割掉腦袋也不反悔的交情,后來因為章邯圍困張耳,陳馀因兵微將寡僅發兵五千來救,后來張耳又因懷疑張黡、陳澤二將被陳馀所殺的事與其發生爭執,陳馀怒解印綬,使得二人彼此仇恨。常山王背叛項王,摟著脖子抱著頭狼狽逃跑,歸降漢王。漢王借給他軍隊向東進擊,在泜水以南殺死了成安君。成安君身首異處,被天下人恥笑。這兩個人的交情,可以說是天下最要好的。然而到頭來,都想把對方置于死地,這是為什么呢?禍患產生于貪得無厭而人心又難以猜測。如今您打算用忠誠、信義與漢王結交,一定比不上張耳、陳馀的刎頸之交更穩固,而你們之間的關聯的事情又比張黡、陳澤的事件重要得多,所以我認為您斷定漢王不會危害自己,也錯了。大夫文種、范蠡使瀕臨滅亡的越國保存下來,輔佐勾踐稱霸諸侯,功成名就之后,文種被迫自殺,范蠡被迫逃亡。野獸已經打完了,獵犬被烹殺。以交情友誼而論,您和漢王就比不上張耳與成安君了;以忠誠信義而論,也就趕不上大夫文種、范蠡與越王勾踐了。從這兩個事例看,足夠您斷定是非了。希望您深思熟慮地考慮。
【智慧語林】
張耳處于生死之機希望陳馀盡交情來救他。陳馀自知不敵章邯,去了必死,于是猶豫。在涉及到生死的時候,雙方都會為自己考慮。一個希望對方不計生死來救自己,一個希望對方體諒自己顧及自己的生死,這就很容易發生分歧了。生死如是,權力亦如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也就時有發生了。
只能說,在生死和權力的巨大誘惑面前,人性是很難經受住考驗的。人心雖難測,但人人本就應當“知恩”“知義”,要明白做人的真理,明白人生價值的真正所在,不斷陶冶、錘煉自己,使自己的精神有橫貫日月的浩然正氣,使自己的人生價值有高于物欲和世俗的升華和輝煌。
我想,在當代社會,愿意不考慮利益關系,不介意身份地位,只為對方的一句話就可以拼盡全力的朋友,也可以稱得上知己吧!士為知己者死,只是單純地愿意為了這份感情而付出一切,并沒有要求知己回報或者堅守什么。我想,這才是最重要的。
上一篇:交淺言深典故故事|交淺言深釋義
下一篇:代筆捉刀典故故事|代筆捉刀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