儈牛墻東是什么意思
【典源】《后漢書·逸民列傳·逢萌傳》:“初,萌與同郡徐房、平原李子云、王君公相友善,并曉陰陽,懷德穢行。房與子云養徒各千人,君公遭亂獨不去,儈牛自隱。時人謂之論曰:‘避世墻東王君公。’”注引嵇康《高士傳》曰:“君公明《易》,為郎。數言事不用,乃自污與官婢通,免歸。詐狂儈牛,口無二價。”
【今譯】 后漢蓬萌與徐房、李子云、王君公互相友善,通曉陰陽術數,抱有德操,而有意穢污自己的行為。王君公精通《周易》,作郎官。幾次言事不被采納,于是自己污蔑自己與官婢私通,被免官。假裝狂病,去做販牛的經紀人,口不二價,當時人稱他“避世墻東王君公。”
【釋義】 后以此典指避世隱身,保全自己。
【典形】 避世墻東、儈牛、儈墻東、牛儈、墻東、效墻東、隱墻東、墻東客、學儈牛、老墻東、避世賢。
【示例】
〔避世墻東〕 明·陳子龍《月夜游劍池作》:“朝隱短垣暮荒壟,避世墻東何足重。”
〔儈牛〕 宋·陸游《甲子秋八月偶思出游》:“嚙雪猶能活窖中,儈牛亦可隱墻東。”
〔儈墻東〕 清·徐倬《舟中雜感》:“老去休思空冀北,日歸終擬儈墻東。”
〔牛儈〕 宋·陸游《寓嘆》:“人怪羊裘忘富貴,我從牛儈得賢豪。”
〔墻東〕 唐·李商隱《道士胡君新井碣銘》:“遲回而稍至墻東,倏忽而還居灶北。”
〔效墻東〕 清·程先貞《自題小像》:“自是無才投劾去,非關避世效墻東。”
〔隱墻東〕 北周·庾信《和樂儀同苦熱》:“寂寥人事屏,還得隱墻東。”
上一篇:使君失箸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倚天長劍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