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楚人學語》注釋,意譯與解說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齊語也。……一齊人傅①之,眾楚人咻②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岳③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孟子·滕文公下》
【注釋】
①傅:教導。②咻:喧鬧,亂言雜語的叫鬧聲。③莊、岳:齊國臨淄的街市名。莊,街名。岳,里名。
【意譯】
有個楚國的大夫在這里,想讓他的兒子去學說齊國話。……他讓一個齊國人專門教授,但旁邊有許多楚國人說楚國話來干擾那小孩學習,雖然天天鞭打他,硬要他說齊國話,仍然是無法做到。后來把那小孩帶到臨淄莊街岳里的鬧市住上幾年,即使每天鞭打他讓他說楚國話,他也做不到了。
【解說】
同是一個人,但由于在不同的環境中學說齊語,其結果是截然兩樣。這是什么原因呢?環境使之然。人往往擺脫不了環境的影響,有時,環境的作用直接關系到事情的成敗。許多人哀嘆自己生不逢時,也就是抱怨自己的成長沒有遇到一個好的環境。“天生我材必有用”曾被多少人作為人生奮斗的豪言壯語,但事實上,從古到今,天下多少志士仁人被黑暗的環境所吞噬。“塞上長城空自許”,陸游的悲嘆里正蘊涵了無數失意者的悲歌。他們缺少的并非是才華,他們的不幸正在于歷史不提供他們機遇,世俗的塵流湮沒了他們的才情,環境的力量成了他們事業生命的主宰。相反秦始皇一統天下,霍去病威鎮西域,他們之所以能彪炳史冊,除了他們自身的才華,與歷史對他們的親睞也不無關系。當然,我們不是以成敗論英雄,也不是鼓吹“唯環境論”,如果過分地強調環境的重要性,而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人就會成為環境的奴隸,人類的創造性也就蕩然無存,這顯然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但是,重視環境對人才成長的作用,無疑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對于現代社會來說,只有真正做到“人盡其才”,社會的積極力量才能得到充分發揮,社會才能始終充滿勃勃生機。而要做到“人盡其才”,保障人才有一個成長的良好環境是最為關鍵的。
【相關名言】
平靜的湖面,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選不出時代的偉人。
——蘇聯·列別捷夫
人能盡其才則百事興。
——孫中山
上一篇:《莊周·柏矩哭辜人》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劉基·楚人患狐》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