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演納肝是什么意思
【典源】《呂氏春秋·忠廉》:“衛懿公有臣曰弘演,有所于使。翟人攻衛,其民曰:‘君之所予位祿者,鶴也; 所貴富者,宮人也。君使宮人與鶴戰,余焉能戰?’遂潰而去。翟人至,及懿公于榮澤(一作熒澤),殺之,盡食其肉,獨舍其肝。弘演至,報使于肝畢,呼天而啼,盡哀而止,曰:‘臣請為襮(bo)。’因自殺,先出其腹實,內懿公之肝。”《韓詩外傳》 卷七、《新序》 卷八亦載。
【今譯】 春秋時,衛懿公有臣子名叫弘演,當弘演奉命出使未歸時,翟(狄) 人攻打衛國,因懿公虐民好鶴,寵愛宮人,百姓不戰而潰逃。翟人在榮澤殺死懿公,盡食其肉,僅剩其肝。弘演歸來,先向懿公的肝稟報使命完成,呼天搶地,極盡悲痛。然后剖腹,將自己的腹臟挖出,裝入懿公的肝而死。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忠君至死不移。
【典形】 弘演肝、弘演納肝、納肝人、納肝衛演。
【示例】
〔弘演肝〕 清·王夫之《為晉寧諸子說春秋》:“熒澤弘演肝,伊川辛有淚。”
〔弘演納肝〕 清·顧炎武《陳生芳績兩尊人先后即世》之二:“弘演納肝猶報主,王裒泣血倍思親。”
〔納肝人〕 清·潘來《羊城雜詠》:“異代流風多感激,草間時有納肝人。”
上一篇:弓裘襲藝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張儀舌在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