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臨江之麋》注釋,意譯與解說
臨江之人畋①,得糜麑②,畜之。入門,群犬垂涎,揚(yáng)尾皆來。其人怒,怛之③。自是日抱就犬, 習(xí)示之④, 使勿動(dòng), 稍使與之戲。積久, 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 忘己之麋也,以為犬良我友,抵觸偃仆,益狎。犬畏主人,與之仰俯, 甚善, 然時(shí)啖其舌。三年, 麋出門, 見外犬在道甚眾,走欲與為戲。外犬見而喜且怒,共殺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柳河?xùn)|集·三戒》
【注釋】
①臨江:唐時(shí)縣名,現(xiàn)在江西清江縣。畋(tian):打獵。②麋:即麋鹿,因其角似鹿而非鹿,頭似馬而非馬,身似驢而非驢,蹄似牛而非牛,亦稱“四不像”。麑(ni): 小麋,鹿子。③怛(da):驚嚇,恐嚇。④習(xí)示之: 經(jīng)常給狗看。
【意譯】
臨江有個(gè)人打獵,捉到了一頭小麋鹿,就把它養(yǎng)起來。小鹿一進(jìn)家門,家里的一群狗就淌著口水,擺著尾巴撲了上來。主人見了很生氣,喝住了群狗,還從此天天抱著小鹿接近狗,把鹿給狗看,教狗不許欺負(fù)它,慢慢地教它跟狗玩。日子一長,狗全能照主人的心意行動(dòng)了。小鹿?jié)u漸長大,忘了自己是頭鹿,以為狗是自己真正的朋友,整天跟他們在一起廝混嬉戲,日益親昵。狗因?yàn)楹ε轮魅耍灾缓酶挂黄鹜妫m然很要好,可還是常舔著自己的舌頭。三年后,麋鹿有一次出門,看見路上有很多野狗,就跑過去想跟它們玩。野狗見竟有鹿自己送上門來,可真高興;但見這鹿敢這么狂妄,又非常憤怒,就一起撲上去把麋鹿吃掉了,吃剩的骨頭亂七八糟地散亂在大路上。可憐麋鹿直到死也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
【解說】
或許是因?yàn)樽约旱膵尚】蓯郏蛟S是因?yàn)橹魅苏膶捄瘢凑÷故艿降拇鍪菈蚋叩牧耍踔林魅思业娜汗罚矐赜谥魅说耐?yán)而強(qiáng)顏歡笑,與之嬉戲。悲劇的開端也就在這里了。這只麋鹿也夠糊涂的,它竟以為“犬良我友”,悲劇也就發(fā)展了。安逸舒適的日子不過,麋鹿竟然走出家門,想和外犬嬉戲,——在主人庇護(hù)下逞能還不過癮,還要逞能逞到外面去,外面可是主人管不到的地方,于是悲劇也發(fā)展到了高潮,野狗并沒有原諒它的無知和魯莽,而麋鹿也死了個(gè)稀里糊涂。臨江之麋的悲劇原因,在于它不懂得時(shí)過境遷,須因時(shí)而化的道理。在家里,有主人的特殊庇護(hù),因而它得以與群犬俯仰;外面的野狗可來不得主人那樣仁慈,他們只知道有肉就吃。這只麋鹿不知己也不知彼,還是用不變應(yīng)萬變,結(jié)果野狗倒是馬上把這頭整鹿變成了支離破碎的骨頭和肉,這也是順理成章的。
【相關(guān)名言】
虛假的學(xué)問比無知更糟糕。無知好比一塊空地,可以耕耘和播種;虛假的學(xué)問就像一塊長滿雜草的荒地,幾乎無法把草拔盡。
——意大利·坎圖
上一篇:《《戰(zhàn)國策》·兩虎相斗》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馮夢龍·乞柳》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