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臣負薪是什么意思
【典源】《漢書·朱買臣傳》:“朱買臣字翁子,吳人也。家貧,好讀書,不治產業,常艾薪樵,賣以給食,擔束薪,行且誦書。其妻亦負戴相隨,數止買臣毋歌嘔道中。買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買臣笑曰:‘我年五十當富貴,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貴報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終餓死溝中耳,何能富貴?’買臣不能留,即聽去。其后,買臣獨行歌道中,負薪墓間。”
【今譯】 漢代朱買臣字翁子,家中貧窮,喜好讀書,不謀產業,常上山砍柴,賣柴糊口,在擔柴路上,一邊走一邊大聲誦書。他妻子也背柴相隨,反復阻止買臣不讓他在路上歌誦。買臣反而唱得聲音更大了,其妻覺得羞恥,要求離異。買臣笑著說:“我年五十要富貴,現在已四十多歲了,你苦了很久,等我富貴報答你。”妻子發怒說:“像你這樣的,早晚會餓死,怎么能富貴?”買臣留不住她,只好聽她走了。以后,買臣獨自行歌路上,負薪墓間。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士人未發達之前,生活貧苦。
【典形】 負薪、困采樵、困負薪、買臣柴,買臣負薪、買臣薪、翁子薪,五十負薪、負薪長歌、行歌負薪、長歌負薪、負薪歌。
【示例】
〔負薪〕 唐·李白 《笑歌行》:“寧武子,朱買臣,叩角行歌背負薪。”
〔困采樵〕 晉·左思《詠史》之六:“買臣困采樵,伉儷不安宅。”
〔困負薪〕 南朝梁·何遜《贈族人秣陵兄弟》:“小子無學術,丁寧困負薪。”
〔買臣柴〕 元·馬致遠《撥不斷》:“子房鞋,買臣柴,屠沽乞食為僚宰,版筑躬耕有將才。”
〔買臣負薪〕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時序》:“買臣負薪而衣錦,相如滌器而被繡。”
〔買臣薪〕 清 · 丘逢甲 《村居書感》:“入傳且栽元亮柳,行歌肯負買臣薪。”
〔翁子薪〕 宋·陸游《幽居記今昔事》之九:“寧負翁子薪,恥售卞和玉。”
〔五十負薪〕 金·元好問《古意》之一:“四十有牧豕,五十有負薪。”
上一篇:烏白馬角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于蒍于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