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名作《鐘玲玲·愛人》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作者簡介 鐘玲玲,女,浙江省嘉興縣人,1948年出生于湖南衡陽,50年代移居香港,在香港接受教育,中學畢業后曾從事過多種行業,做得最長久的是雜志編輯。自幼喜歡文藝,在學校時開始投稿,1970年初一度創作新詩,長時期撰寫散文,小說次之,因而散文中有小說的影子,小說中帶散文的情調。已結集出版的作品有詩、散文集《我的燦爛》;散文集《我不燦爛》、《解咒的人》;長篇小說《愛人》、《愛蓮說》。關于她的散文,香港評論家黎海華在《灰澀背后的燦爛》一文中說:“鐘玲玲的散文不見這都市歡情繁華的一面,卻處處展示樸實的人性,真摯的親情、友情,人際間的善意、同情,對人生的觀察、反省。她的語調厚重,毫無戲筆,對人生態度是那樣嚴肅認真。她不逃避人生的殘缺,雖然有時感到無奈。她正視人間種種變故、傷痛,她的正視正顯出她生命的韌力和勇毅。她冷靜地去描寫自己或他人哀傷的故事,文字背后正洶涌著作者沉潛的悲憫,對人生的熱愛。”《愛人》是鐘玲玲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黎海華稱之為“都市的另一種傳奇”,其中既無時下流行小說的模式,亦不追求唯美浪漫的情節,它以反高潮的說故事姿態表現捕風捉影的感情世界、殘缺人生中的友情和固執憔悴的女主角形象。全書專注于人個純感覺的描寫,其溫吞纏綿的筆觸又與亦舒小說辛辣的筆觸大異其趣。
內容概要 林逾靜初遇周里京劉瀾夫婦是在八年前的一個晚上,他到大會堂看電影,從連文把他介紹給周里京劉瀾夫婦。劉瀾仔細打量他,不知怎地竟暗自吃了一驚,好像這個人早就認識的一般。此時劉瀾已懷孕五個月,他們夫婦二人原都有著浪漫的情操,生性又都輕率放任了些,結婚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會認為這是一段長久的婚姻,但牽牽絆絆下來,結果也共同生活了這些年了。劉瀾再見林逾靜是由于她與周里京計劃著為他們的新房子請客的緣故。劉瀾在廚房洗杯子,突然身后一暖,回過頭來竟然是林逾靜。他見劉瀾回過頭來便笑了,這還是劉瀾第一次見到林逾靜笑,以后每次想起,不知怎樣的竟覺得林逾靜笑起來的時候另有一種說不出的苦相。那晚上劉瀾睡得極不好,半夜起了幾次,走到廚房站在洗碗盆的前面,然后學著剛才掉過頭去的樣子,仿佛林逾靜把影子留了下來,正站在適才的位置笑著臉向她要茶。在劉瀾還沒有把孩子生下來以前,她曾經跟她的好朋友聚過一次面。朋友間雖然各人都護著劉瀾,但劉瀾心里頭最寵的,就得數葉蓁了。徐好為太直、朱丹太冷、李可久太露,唯獨是這個叫葉蓁的女子暖洋洋的、濕漉漉的就像那熱帶的叢林,最是有動人的景致。葉蓁交了法國男朋友,丈夫把她的護照撕掉,動手打了她。那朱丹至今依然孤單一人,雖說無風無浪,但也無驚無喜,在人生中難免又單薄了些。徐好為分居后離婚的事一直牽拌著,眾人都說她比從前好,但這好到底也不是她心里頭所要的。李可久無論在哪一處挑都活得比她們齊全了些,安穩了些,合情合理了些,但細心想來亦未嘗沒有另一處空虛。朋友們也都看出劉瀾心事重重。兩日后劉瀾生下一個八磅重的女嬰,她決意要忘掉林逾靜這一個人?;氐郊液髣懡拥揭粋€電話,沒想到竟是林逾靜的電話,為了一件小事。從連文夫婦要去澳洲,臨行前的聚會上林逾靜也說到要離開。這個留美的博士回來后一直沒有辦事,有人說過他之所以生就這樣的性情不過是因為家里有錢,他的學問只為怡養性情,從來就不曾想過謀生的事,他這輩子大抵是注定了躲在學院里過的。劉瀾一直把要寫信給林逾靜的事在心里頭反復琢磨了三天三夜,多少年以后,當劉瀾早已把信上的內容忘記得一干二凈之后,然而對當日寫信的情景,意然歷歷在目,戀戀不舍,一切恍似昨日。信寄出后的第三天的夜里,劉瀾清楚地記得在接近一點鐘的時間電話忽然響了起來,后來電話又再響了一次,對方依然沒有一絲聲響,兩個人都不作聲地堅持下去,到最后還是那方斷了線。日子一天天過去,劉瀾也沒有收到林逾靜的信。一次周末在朋友中再遇林逾靜,半夜回到家中,劉瀾不時回想起適才的情景,猜測著林逾靜的心。若說他是無情的,果真如此,也就好辦了些。若說他是有情的,但卻又千山萬水,愈行愈遠。就沒想到林逾靜的電話卻來了,兩人說了兩句旁話,也就說不下去了。林逾靜終于嘆了一口氣,答應與劉瀾見面,但第二天又來電話說還是不見的好。那晚劉瀾依約去見朋友,劉瀾終于說出自己的心事,葉蓁卻是有事瞞著劉瀾的,上美國領事館那天她便遇到了林逾靜。起初林逾靜以為劉瀾就像別些女子一樣,只要他立定心腸不去理他,到頭來終也是會忘掉的。雖說有些長久了些,有些短暫了些,不具名的情書,夜闌人靜的電話,不動聲色的目光,不可告人的事,然而終究也是會煙消云散,全是不完全的愛。只想著劉瀾大抵也像其他女子一樣,只要是他不愿意的,就不會有人可以強迫他林逾靜。像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林逾靜恒常心驚肉跳,只因為實在有太多難以消受的愛。然而劉瀾的決心顯然又要比其他女子大了些,若說有什么是難以忘記的,感到有所虧負的,只不過是由于劉瀾是一個不同的例子。她容顏憔悴,精神萎靡,固執而愚昧,笨拙而可笑,但他卻又不愿意傷害這樣的一個人。這早上劉瀾讀到林逾靜的信,接信后在電話里對林逾靜說:“我馬上就要見你?!绷钟忪o的確是不明白,他原以為劉瀾的愛情只會像那夜里開放的曇花,然十多年后劉瀾原可以基于不同的理由而把林逾靜這個人忘掉,但她的愛是一盆潑出去的水,她總有著她無法遺忘的理由。林逾靜走后,劉瀾收到過一張明信片,劉瀾把明信片放在手心上反復端詳著,就像是遠道而來的約會。林逾靜兩年后自美回港,劉瀾旅行回來,晚上給他掛了個電話。他們的對話總是挑那最艱難的地處,得到最少的回應。林逾靜否認收到過劉瀾的信,仿佛那些信全部到了天上去、到了海上去,早已化成了灰燼,但他林逾靜更是世上最無辜的人。林逾靜答應改天再掛電話,但電話卻沒有來。劉瀾開始在林逾靜的住處四周溜達。葉蓁自美國回來那日正巧是林逾靜離開的第二天,葉蓁與當年判若兩人,神采都萎靡了,劉瀾的朋友們說到林逾靜,葉蓁背著臉說:“不要提這個人?!彼f到有那么一個人,跟了她兩個多月,放著朋友好好不做,糾纏不休。林逾靜直到兩年后的夏天才回來,第一晚在眾人聚會中劉瀾見到他,第二天清早她徑直來到他的寓所,林逾靜不留她,她也就順從了。林逾靜垂頭看她時只覺她像個貞潔的婦人,哪像是一個沉淪的女子。到關門時,劉瀾突然回過身來,要求再坐一會兒,還是被拒絕了。這年的一個黃昏,從連文夫婦回港,在大會堂看電影遇周里京劉瀾夫婦,重復了當年介紹林逾靜的一幕,但這人卻是一個叫馬遜的人。
作品鑒賞 《愛人》寫的其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愛侶、愛情故事,而是寫愛上一個人的內心歷程,寫對于愛的境界的渴慕,寫由愛造成的焦灼和創痛。女主人公在大腹便便的時候遇到林逾靜,此后便陷入如饑似渴、不能自拔的相思里。這種婚外情無疑會伴隨著種種磨難,然而作品中所寫出的悲劇卻并非由傳統的倫理道德導致,而是在于那被愛的人沒有同樣的激情,沒有同樣的回應。一方如醉如癡地愛著,另一方卻在迂回、退避、躲閃,由是,現代人生存的困境得到深一層的揭示。劉瀾與周里京“算不上是一對美滿的夫妻,但一年年過去,卻又要比那些看上去恩愛異常的又要長久了些,兩個人同活在一個屋檐下,雖說是千瘡百孔的,但卻有千百種方式維持下去。”這種狀況在鐘玲玲的長篇小說中是一個基本的、重復出現的情境,它構成了女主人公探詢自我以及自我與存在的關系的背景?;橐雠c愛情相脫離,這種狀況是如此普遍,小說中除了從連文夫婦尚屬夫唱婦隨外,劉瀾和她的女友們無不是在幻滅、掙扎,重新尋覓著可能的出路。從劉瀾的感情波動,從她幾近于盲目的單相思里,作家冷峻地透視了愛者與被愛者雙方參差錯落、變化莫測的心理。讀著劉瀾,讀者也許會聯想起古典作品中那些敏感、專情、執著的女子,作者把這一性格置于人的情感能力日漸枯窘的現代都市,又賦予她家常主婦的年齡、身分,這就突出了她的性格和情感追求與現實環境的不協調。而在作者筆下,林逾靜的性格則頗為曖昧,這種曖昧正與他的身分、生活方式類似。他留英多年歸港,不久又赴美,居無定所,來回漂泊,說來是學者,實在又屬不中不西、不上不下的流浪人。他的曖昧尤其見之于對待愛情的態度,無論他為被動者(于劉瀾)還是主動者(于葉蓁)都是如此。義無返顧的追求與曖昧的回應加深了劉瀾的悲劇,她的愛如脫韁野馬,在想象中獨立不羈地盡情奔馳:“回想那無數個伏案疾書的夜晚,還有那長久而漫長的等待,好像都不是為了那一個人,而是為了自己?!薄八室庾龀筛蟮膭搨?,不是為了那短暫的歡愉,而是為了那恒久的痛楚,那一顆不悔的心。”擺脫了任何利害需求的實際考慮,這正是愛情的特點,但這種愛情卻與被愛者的人格素質、內心世界相距甚遠,它與不靠愛情維系的婚姻一樣,顯示了人生中致深的荒謬,“我們所愛的,永遠是那些得不著的。”(《愛人·序》)與曖昧游移的男女之情形成對比的是作品中對女性之間友情的描寫。劉瀾與女友們互相關愛、推心置腹,這種友情通透澄明,仿佛是無奈人生中的一片綠蔭。通過劉瀾與女友們的交往,她的性格得到不同角度的觀照和揭示。全書近十萬字,卻不分章節,一氣呵成。傳統小說的敘述技巧與現代小說的心理分析融為一體,顯示出新的活力。作家幾乎摒棄了直接的內心獨白,而完全以第三人稱展開敘述,仿佛有意與人物拉開距離,以利冷靜的審視。她也很少去渲染環境,人物性格多是通過白描手法,通過其情態、動作及對話來刻畫。作家不時設置一些語帶雙關的對話,影射人物的內心矛盾。鐘玲玲還擅于以獨特的意象傳達人物一些非常特別的感覺,造成畫龍點睛的效果。全書內容的時間跨度大約在8年之間,敘述中不斷提及“直到許多年以后”,“之后數年劉瀾仍然不時想起”,“像這樣的例子往后還會接連出現”,倒敘中又不斷穿插對不同時間里發生的同類情形和心境的描述,這就形成一種回環往復的時間結構。這種處理強調了苦戀留下的記憶之深、創痛之劇和它在多年內被反復思索的情形。
上一篇:《鐘曉陽·停車暫借問》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下一篇:《鐘肇政·臺灣人三部曲》原文|主題|賞析|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