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稍微”的副詞。如:
少:賓客意少舒。 《口技》
稍:其船背稍夷。 《核舟記》
廿二日天稍和。 《滿井游記》
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送東陽馬生序》
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 《送東陽馬生序》
微: 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 《核舟記》
(二)表“絲毫”的副詞。如:
略: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三峽》
略無慕艷意。《送東陽馬生序》
(三)表次高度的的副詞。這類副詞相當于“更”、“更加”。如:
愈:入之愈深,其進愈難,其見愈奇。 《游褒禪山記》
加:而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游褒禪山記》
尤:然是說也,人尤疑之。 《石鐘山記》
益:稍近,益狎。 《黔之驢》
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 《扁鵲見蔡桓公》
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 《送東陽馬生序》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師說》
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阿房宮賦》
每聞琴瑟之聲,則應節而舞,益奇之。 《促織》
彌:奉之彌繁,侵入愈急。 《六國論》
倍:每逢佳節倍思親。
(四)表極度的副詞。這類副詞相當于“很”、“極”、“非常”、“太”、“最”。如:
極: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 《活板》
初極狹,才通人。 《桃花源記》
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 《觀潮》
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岳陽樓記》
大:屠大窘。 《狼》
虎大駭。 《黔之驢》
天大寒。 《送東陽馬生序》
見漁人,乃大驚。 《桃花源記》’
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湖心亭看雪》
甚: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狼》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智子疑鄰》
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愛蓮說》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唐雎不辱使命》
流輩甚稱其賢。 《送東陽馬生序》
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 《送東陽馬生序》
自謂少時用心于學甚勞。 《送東陽馬生序》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 《鄒忌諷齊王納諫》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鄒忌諷齊王納諫》
良:可譯為“很”。
良多奇趣。 《三峽》
絕:可譯為“極”。
佛印絕類彌勒。 《核舟記》
以為妙絕。 《口技》
過:超過限度。可譯為“過于的、過分的”。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小石潭記》
至:可譯為“最”。
履至尊而制六合。 《過秦論》
最: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醉翁亭記》
上一篇:《疑問代詞》古漢語基礎
下一篇:《時間副詞》古漢語基礎